一、債權債務的訴狀怎么寫
原告×××,男,19××年××月×日生,×族,住所地東莞市××區××路××號××室。電話:139××××××××
被告×××,女,19××年××月×日生,×族,住所地東莞市××區××路××號××室。電話:136********
請求事項:
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欠款人民幣******元(大寫:******);
2、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以上欠款的利息******;
3、訴訟費用全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
原告與被告系(朋友/同事/××)關系。截至××年××月××日止,被告累計向原告借款金額為人民幣******元。現還款期限已屆滿,被告拒不還款。
原告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借款合同關系合法有效,雙方都應當誠實信用地履行合同義務,但現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歸還欠款,依法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據此,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訴至貴院,請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請。
此 致
東莞市第**人民法院
起訴人:***
××年××月××日
二、什么是債權債務關系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于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于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
債權債務關系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于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于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
三、債權債務轉移的條件
1、必須是合法有效的債權且不得違背社會公共利益。
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的前提。以無效的債權轉讓他人,或者以已經消滅的債權轉讓他人,是轉讓的標的不能。這種限制性規定的意義在于防止受讓人、國家、集體利益受損。如果轉讓無效致使受讓人受損的,那么,轉讓人應予以賠償。
2、轉讓不得改變債權的主要內容。
債的內容變更包括種類、數量、標的物品質規格、債的性質、期限、履行地和履行方式、結算方式、違約責任等等方面。債的非主要內容變更不會影響法律關系。但債的種類、標的物品質規格、債的性質等主要內容變更后,與原債不再具備同一性。如經對方承諾,則成立新合同,已不屬于債權轉讓的范疇。
3、債權的轉讓人與受讓人必須達成債權轉讓的協議。
債權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必須符合民事行為的生效條件。轉讓人主體必須符合資格,即具有處分能力,是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雙方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不是真實的意思表示,債權轉讓無效。如果一方當事人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轉讓無效。合同被撤銷后,受讓人已接受債務人清償的,應作為不當得利返還原債權人。
4、轉讓的債權必須具有可轉讓性。
根據債的有關原理,某些合同是不可讓渡的,其債權也應不可轉讓,不可轉讓的債權有如下情形:
(1)基于個人信任關系而發生的債權、以特定身份關系為繼承的債權、不作為的債權、因繼承發生的遺產給付請求權。
(2)屬于從權利的債權。從權利隨主權利的移轉而移轉,若將從權利和主權利分開單獨轉讓,則為性質上所不允許。比如保證債權為擔保主債權而存在,若與主債權分離,其擔保性質自然喪失,所以不得單獨轉讓。
(3)依合同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按照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對債權轉讓的禁止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也可以在合同訂立之后另行約定,但必須在債權尚未轉讓之前作出,否則轉讓有效。
(4)依法律規定不得轉讓的債權。
5、債權的轉讓必須通知債務人。
根據《合同法》第80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6、債權轉讓必須遵守一定程序和手續。
一般合同的成立是當事人自愿原則,但對于法律規定應由國家批準的合同,不得隨意轉讓,未經原批準機關批準轉讓無效。
債務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訴訟時效為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2年,逾期則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權利。
(二)對于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債務人在約定期限屆滿后未履行債務而出具沒有還款日期的欠款條,應當認定訴訟時效中斷,從收到欠款條的第二天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2年)。
(三)對于不定期還款的民間借貸,也就是沒有寫明還款日期的民間借貸,不受訴訟時效規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長20年保護期的限制。
(四)對于不定期的民間借貸,如果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的(當然由借款人舉證證明其已經明確表示不予還款),則從借款人明確表示拒絕還款之日起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五)對于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民間借貸,當事人雙方就原債務達成還款協議,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單上簽章,就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該債權債務關系應受法律保護。
在有關債權債務的訴訟期間,當事人通過上交訴訟書來向法院的審判人員進行陳訴事實,并得到有效的處理結果。同時在訴訟期間雙方應當追求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訴訟,若是出現虛假包庇的行為,則當事人在審判決定出現之前是很不利于自己的利益的。
債權債務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公司注銷后債權債務怎么處理
債權債務糾紛之為當事人成功追回欠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選擇管轄的適用情形
2021-03-19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我國婚姻法對子女姓氏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20攝影公司用動漫圖片侵權嗎
2020-12-31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