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糾紛不斷發生,已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其索賠金額也越來越大。其中,相當一部分醫療事故是由于醫務售貨員責任心不強造成的,醫療單位理應依法賠償受害者。但也有些是消費者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理解不深,更有甚者一些消費者無理取鬧,“死有理”想趁機訛詐,結果醫療單位也糊里糊涂作了賠償。這不但使當事醫務售貨員蒙受了“不白之冤”,單位也受到不應受到的損失。依據我國現行《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有下列情形之一時,醫療單位可以免除醫療事故賠償責任:
病人及其家屬不配合治療。如果醫療事故的損害結果完全由病人及其家屬不配合治療所引起,則應免除醫療單位及其醫務售貨員的賠償責任。但如果病人及其醫務售貨員的賠償責任。但如果病人及其家屬不配合治療只是構成醫療事故的原因之一,醫務人員也有醫療過失,則應依據公平原則,由雙方當事人分擔賠償責任。
并發癥。并發癥是指在診療中,由于一種疾病而引發的另一種或另幾種疾病。一般情況下考慮到并采取相應措施,但不可避免的并發癥才可以免責。對于可以預料的、可以避免的并發癥,如果醫務人員未預料到,沒有避免,主觀上有過失,則并發癥就不是免責的事由。
醫療意外。醫療意外的主要特征:醫務人員或醫療單位對損害結果的發生在主觀上沒有過失,損害后果的發生屬于醫療單位事醫務售貨員難以防范的。對于醫療意外引起的醫療損害后果應免除責任賠償。醫療意外常表現為:按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手術,手術后發生粘連等影響生理功能;在診療過程中發生難以預料的突變,病情危重,在搶救過程中發生殘廢或術后出現后遺癥;在診療過程中病人體質低下或患有潛在性疾病,手術后發生切口裂、切口出血、繼發性感染;在診療過程中,病員屬特異質體質,目前醫療科學技術尚難以解決發生的損害等等。
雖有診療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功能障礙的。損害事實是構成醫療事故賠償責任的主要構成條件,如果沒有造成病員損害,盡管診療護理上有錯誤,也不屬于醫療事故,醫療單位及醫務人員對此不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具政審證明和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哪些手續和材料
2021-01-19企業、公司股權如何分割?
2021-01-26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用人單位能否隨意調崗
2021-02-01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雇主責任險是什么意思
2021-03-22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