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務關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先履行抗辯權。當當事人雙方具備互負債務義務,滿足先后履行順序,那么,如果其中先履行的一方拒絕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固定的情況下,那么后一方有權拒絕履行義務。那么,順序抗辯權是什么意思呢?接下來小編為您帶來相關知識的解讀!
一、順序履行抗辯權不是先履行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包括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
在傳統民法上,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我國合同法第67條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是它不同于同時履行抗辯權之處。
值得提出,“順序履行抗辯權”這一名稱并非唯一,使用的人也比較少。不過,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第57題選項a使用了“順序履行抗辯權”一詞。另有在同一以上使用“先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等詞語的。仔細說來,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比如“先履行抗辯權”強調先履行一方應先履行其債務;“后履行抗辯權”則強調抗辯權人本身履行的后在性。
二、快速區分3個“履行抗辯權”:
1、順序履行抗辯權—— “對”先履行人的抗辯權;
(該抗辯權的行使主體都是后履行義務人,行使對象都是 先履行義務人;有的人稱其為“先履行抗辯權”,有的人稱其為后履行抗辯權,其實是一回事;)
2、不安抗辯權——“對”后履行人的抗辯權;
3、同時履行抗辯權—— 任一方“對”其對方 都可以行使;
三、成立要件
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構成順序履行抗辯權須符合以下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至于該順序是當事人約定的,還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在所不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或其履行不符合約定。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債務,既包括先履行一方在履行期限屆至或屆滿前未予履行的狀態,又包含先履行一方于履行期限屆滿時尚未履行的現象。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在這里是指遲延履行、瑕疵履行等。
四、法律效力
順序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并行使,產生后履行一方可一時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效力,對抗先履行一方的履行請求,以此保護自己的期限利益、順序利益;在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的情況下,順序履行抗辯權消失,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其債務。可見,順序履行抗辯權屬一時的抗辯權。順序履行抗辯權的行使不影響后履行一方主張違約責任。
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匯總,相信小編已經對“順序抗辯權是什么意思”這一問題進行了清楚的回答。如果先履行一方之前沒有進行義務的履行,隨后又進行了補救措施,那么這種情況下,后一方必須進行義務的履行。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8小時不放人是定罪了嗎
2021-01-24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電子郵件證據是如何認定效力的
2021-01-11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