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認定:
(1)主觀上對偽劣產品是否存在明知。如不知是偽劣產品而予以生產、銷售的,由于其主觀上不具有的故意,不構成犯罪。
(2)與一般違法行為的界限。如果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銷售金額未達到5萬元以上的,屬于一般違法行為,不以犯罪論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情況應當除外。根據《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第2款的規定,生產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15萬元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而不能以無罪處理。該《解釋》第2條第3款規定,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國家計劃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發布的《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指定的估價機構確定。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
1、“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4、“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于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5、“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6、“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
對于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估價機構進行確定。
以上便是生產銷售假冒產品罪的認定概括,如果你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歡迎登錄律霸網法律知識閱讀其他文章或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醫療鑒定許可證過期如何處罰
2021-01-10棚戶區改造項目中的模擬拆遷什么意思
2020-11-13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涉外離婚子女撫養問題的解決,孩子撫養費有哪些標準
2021-02-09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如何進行保險理賠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