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會在上班途中撿到他人遺失的物品,從社會公德角度出發,撿到遺失物的,有保管、返還及通知失主等義務。在保管期間,不得擅自使用、破壞遺失物。找不到失主的話,應該交給有關部門處理,那么,將拾得遺失物上交派出所后怎么辦?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是怎么說的。
一、拾得遺失物上交派出所后怎么辦?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二、拾得遺失物人的義務是什么?
1、報告義務: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2、保管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毀、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返還義務:遺失物權利人享有遺失物返還請求權,拾得人應當返還遺失物給權利人。
三、拾得遺失物是不當得利么?
不當得利,指無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益的事實,要求他人致損和自己獲益是有因果關系的。
拾得遺失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拾得人并沒有取得所有權,只是擁有必要的費用請求權,并且負有的保管義務和報告義務。拾得人的拾得行為也不是致他人受損的原因,沒有因果關系。因拾得遺失物,不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所以說拾得遺失物不是不當得利。
綜上所述,按照民法總則規定,拾得人具有對遺失物的保管、告知及返還義務。在保管期間,不得故意對遺失物進行破壞、使用。如果聯系不到失主,應該盡快交給有關部門處理。等拾得遺失物上交派出所后,派出所會發布招領公告,如果超過六個月還沒有人認領的話,遺失物的所有權歸國家,上繳國庫。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什么
2020-12-16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法院能否主動引用同時履行抗辯權
2021-01-07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有哪些
2021-01-16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