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遺棄物,大家可能聽起來有些許陌生,比如在路上撿到財物,這時候這個財物就被稱作遺棄物,將其據為己有在法律上就被稱為占有遺棄物。對于遺棄物,法律對其有相關的規定。那么,根據法律規定占有遺棄物屬于什么情況?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釋這個問題。
占有遺棄物屬于什么
對遺棄物,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時,按先占原則取得所有權,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從其規定。
一、遺棄物
拋棄可以消滅所有權,使有主物成為無主物,此處所說的拋棄物是指被拋棄所有權的動產。拋棄行為,首先要有拋棄的意思表示,因此要求拋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實施拋棄行為,即放棄對動產的占有。
二、先占
按照通說,先占是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無主動產,即取得該動產之所有權。
三、先占的構成要件
(一)先占的客體是無主物
這是構成先占的前提條件。所謂無主物,指不屬于任何人所有之物。若一物已經屬于他人所有,則不可能再為另一人所有。
先占之物是無主物,這是先占與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的根本區別。遺失物、埋藏物等是有主物,只是暫時脫離了所有人或對其有占有權的人的支配,因此不能由拾得人、發現人憑借發現行為和拾得行為自動取得所有權。
當一物難以判明為無主物或遺失物、埋藏物時,為保護真正的權利人,應推定為遺失物和埋藏物,按民法中相應的制度去處理。
(二)有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的事實
這是構成先占的事實要件,即行為人實施了先占行為。占有行為屬于事實行為,不需要行為人有行為能力,所以未成年人先于他人占有無主物也可成立先占。占有行為也可以指示他人完成,在此情況下,發出指示的人為先占人。
依據民法原理,先占行為不得違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例如通過欺詐、脅迫或暴力手段取得無主物的行為是無效的。
(三)占有物為動產
古羅馬法對無主物采取先占自由主義,對無主物不區分動產與不動產,一律允許先占人取得所有權。但日耳曼法規定,不動產只有國家有先占權,法律允許先占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現代國家多采用日耳曼法,對不動產不允許由個人先占取得,而是由國家享有先占權。
(四)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
這是構成先占的主觀要件。占有人對無主物進行占有時,有將該物完全歸屬于自己支配,排除他人所有的意圖。依據民法原理,對動產的占有均推定為以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由提出相反主張的人負舉證責任。
四、先占是自然權利
先占涉及到自然權利、所有權的起源等問題。在所有權的起源上,梅因、格老秀斯、薩維尼等學者都將所有權的最初產生與占有或先占聯系起來。人類在地球上誕生之初,一切自然物皆為無主物,通過先占的方式歸屬于某一個體或某一部落。所有權是國家與法律產生后,對物的歸屬和支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和保護。即通過國家強制力介入,起到定分止爭的作用。所有權產生之后,先占仍然是取得所有權的重要方式。
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無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權是一項自然權利,是不以法律為基礎而存在的權利,法律只是對這一權利加以確認,而不能反對或否認這一事實。
隨著人類的繁衍和發展,時至今日,大量的自然物都已成為有主物,但自然界中仍有無主物的存在,例如深海中的魚、海邊的貝殼等。況且,有主物可以被所有人拋棄而成為無主物,例如人們扔掉的垃圾等。因此,通過先占取得對這些物的占有和支配是合理的,法律應承認人們先占的權利。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當今社會,對于占有遺棄物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從表面上判斷說先占有的就屬于誰的,我們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對其進行判斷。法律上對于遺棄物的規定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無主物占有即所有可以嗎?
侵占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開發商征地和征地有哪些差異
2021-01-13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誰大
2021-01-21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醉駕行政拘留7天可以探視嗎
2021-01-28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