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法中,遺棄物被稱為無主物,也就是物品所有人放棄對該物品的所有權,也就是主觀意識上扔掉的東西就是遺棄物,但是他人也許會錯辯遺棄物的意義進行占有,可能會觸碰相關法律,那么對于遺棄物占有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無主物遺棄物的含義
1、無主物是沒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拋棄物等。無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無法明確所有人,而不是指訟爭之物
2、棄物就是原來的物權人放棄了對該物的所有權。
二、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
(1)根據中國憲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中國境內地下、內水、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石窟寺以及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等,均歸國家所有。因此,不得將上述財物視為無主物而任意侵占。
(2)遺忘物、遺失物、漂流物不是無主物,它們只是暫時脫離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控制。如果拾得遺忘物、遺失物或者打撈漂流物后拒不歸還原主,則是非法占有行為。
(3)他人非法占有的財物也不是無主物,他人非法占有的財物,如盜竊犯偷得的贓物,走私犯販運的貨物等,本來就是國家、集體或者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應依法沒收上繳國庫,或者返還原主。因此,侵犯創優人非法占有的財物,歸根結底還是侵犯了國家、集體或者個人的合法財產所有權,仍以侵犯財產罪論處。
三、侵犯財產罪的種類
(一)搶劫罪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施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暴力”指對被害人實施毆打、捆綁、傷害等強暴行為:“脅迫”指以暴力相威脅。“其他方法”指使被害人處于無力反抗的狀態,然后將其財物掠走的各種方法。行為人先是實行盜竊,在盜竊過程中由于遭到反抗而施用暴力,將財物搶走,應按搶劫定罪。行為人事先身藏兇器,準備進行搶劫,但進入現場后,發現無人看管而將財物偷走,應按盜竊定罪。
搶劫罪通常是先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而后取得財物;但如先盜竊、詐騙、搶奪財物;而后為了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毀滅罪證又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則是由原來犯的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應以搶劫罪定罪量刑。搶劫罪情節嚴重的或致人重傷、死亡的,量刑也重,“情節嚴重”一般指組織集團進行搶劫的;多次搶劫行兇傷人的;在重要繁華地區、公共場所公然進行搶劫的;搶劫軍用物資、救災款物或國家其他重要物資數額較大的;搶劫銀行、儲蓄所、郵局、倉庫、商店數額較大的等。
(二)搶奪罪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然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但未使用暴力或脅迫的行為。 “未使用暴力或脅迫” 是搶奪罪區別于搶劫罪的主要特征。“公然奪取”是區別搶奪罪和盜竊罪的主要界線。搶奪公私財物,如果數額較大,即構成搶奪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主要指搶奪財物數額特別巨大的;搶奪救災款物、軍用物資,后果特別嚴重的等,則從重量刑。
(三)盜竊罪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秘密竊取”指行為人采取自認為不使財物所有者、保管者發覺的方法,暗中竊取其財物。這是盜竊罪區別于搶劫、搶奪、詐騙等罪的主要特征。盜竊公私財物,如果數額較大,即構成盜竊罪;偷竊小量財物的,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數額大小的計算,應根據盜竊物的實際價值,而不是根據銷贓所得。行為人企圖盜竊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僅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仍應按盜竊罪(未遂)處理。盜竊罪的一個嚴重表現形式是慣竊罪。慣竊一般是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盜竊次數多,數額大,并以盜竊為其生活或揮霍的主要來源。情節特別嚴重的,從重量刑。“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指盜竊數額巨大的盜竊集團的首要分子;盜竊數額特別巨大的;盜竊金庫、珍貴文物、重要軍事物資、救災物資數額巨大的,等等。
(四)詐騙罪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的特點是用欺騙方法使被害人產生錯覺,從而仿佛“自愿地”將財物交給行為人。這是詐騙罪區別于搶劫、搶奪、盜竊等罪的主要特征。詐騙公私財物,必須數額較大,才構成詐騙罪;騙取小量財物,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詐騙罪的一個嚴重表現形式是慣騙罪。慣騙一般是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詐騙次數多,數額大,并以詐騙為其生活或揮霍的主要來源。
詐騙罪同有的民事債務糾紛表面上很近似,區別的關鍵是確定行為人是否具有以欺騙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例如向人借錢借物不能如期償還,或受委托代管財物而違約挪用一時不能退還,只要行為人不弄虛作假欺騙對方以便侵吞這筆財物,就不能定為詐騙;相反,以借貸或代購物品為名,財物到手后就據為己有,毫無歸還之意,則應以詐騙論罪。
(五)敲詐勒索罪
對財物所有人或保管人進行威脅訛詐,非法索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威脅訛詐的內容是:如不滿足行為人索取財物的要求,就將采取對被害人不利的行動。這個不利的行動,或是對被害人或其親屬實施暴力(包括殺害);或毀壞被害人的財產(包括放火燒房屋);或揭發、張揚被害人的隱私;或不讓被害人實現某種正當要求。敲詐勒索罪與搶劫罪的主要區別是:后者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從而當場取得財物;前者是以將要(即以后)使用暴力或者其他對被害人不利的行動相威脅,大多是事后取得財物。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的主要區別在于:詐騙罪是用欺騙的方法使被害人信以為真,從而仿佛“自愿地”將財物交給行為人;敲詐勒索罪則是通過威脅訛詐也即恐嚇要挾的方法,使被害人精神上感到恐懼,從而被迫交出財物。
(六)貪污罪
國家工作人員或受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盜竊、騙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取得公共財物的行為。中國《刑法》第83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是指一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作為貪污罪主體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包括從事生產作業的一般工人。有一種意見認為商店售貨員、公共汽車電車售票員等,雖是工人,但因他們受委托經管錢財,可能成為貪污罪的主體,農村社隊和城市街道集體組織工作人員,也可視為受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從而可能成為貪污罪的主體。貪污罪的客觀表現是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這是貪污罪區別于盜竊、詐騙等罪的主要特征。“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范圍內合法條件,不是指利用對工作單位環境熟悉等一般便利條件。盜竊公共財物的國家工作人員如與執行自己的職務無關,只能定盜竊罪,不能定貪污罪。貪污罪在主觀上是故意,而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目的。貪污與挪用性質不同,但挪用數量大,時間長,本人無力歸還,也不打算歸還的,其性質已轉化,應以貪污論處。
(七)毀壞公私財務的犯罪
故意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毀滅”指使物品全部喪失使用價值,如燒毀、砸毀:“損壞”指使物品部分喪失使用價值。毀壞財物如作為破壞集體生產的一種方法,應以破壞集體生產論罪。以放火、爆炸等危險方法毀壞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應定為放火罪、爆炸罪等。毀壞財物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才能構成本罪;過失毀壞公私財物,除刑法上有特別規定以外,不認為是犯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如果“情節嚴重”,例如毀壞的財物價值大、損失嚴重、破壞手段惡劣、影響很壞等,即構成本罪。
作為侵犯財產罪的侵犯對象的財產必須具有經濟價值,其具體的形式可以是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不動產等具有經濟價值的財物,也可以是代表一定經濟價值的傾貨幣、有價證券或者有價票證。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我們知道對于遺棄物不能隨意的占有,即使是無主物也要根據相關要求上交給有關部門,如果有嚴重占有遺棄物的情況還有可能會構成犯罪,到時候法律不會給任何人后悔的辯解。
無主物遺棄物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家庭暴力援助方式
2020-12-30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人如何先予支付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
2020-12-1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