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大家的法律意識非常的強烈,懂得的法律知識也是相當的豐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一些法律上的用語,可能很多人對此不是很清楚。比如說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事項。
一、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
兩者是同一種權利,沒有區別。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民法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屐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首先小編在這里要告訴大家的是兩者是一種權利,只是名稱上的不同,還有一種名稱是順序履行抗辯權。如果大家對于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他們會給出專業的答案。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程序違法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15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行政訴訟法幾幾年頒布
2021-03-10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不動產是否可以內部鎖定不讓質押
2021-03-21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什么是應付票據貼現
2021-02-01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破產后債權人拿不到錢怎么辦
2021-03-09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