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領域,抗辯是當事人重要的權利,而在處理民事糾紛過程中,合同當事人可以行使抗辯權,來維護自身權利。很多人會將抗辯和抗辯權混為一談。抗辯和抗辯權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兩者是有區別的,那么抗辯與抗辯權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做個了解。
一、抗辯與抗辯權的區別是什么?
抗辯權不同于“狹義的抗辯”。 “狹義的抗辯”又稱為“否認權”,其特點在于,抗辯人不承認對方享有有效的請求權,而是主張對方的請求權全部或者部分不成立(或者已經消滅)。“狹義的抗辯”包括:權利未發生的抗辯。例如,主張合同未成立,因而對方不享有合同債權的抗辯;主張自己未侵權,因而對方不享有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例如,主張債權已經(因為清償、提存、抵銷、免除、混同)消滅的抗辯。
狹義的抗辯與抗辯權的區別有二:
1、功能不同。抗辯權的功能在于(雖認可對方的請求權存在)阻礙請求權的行使;“狹義的抗辯”之功能則在于否認對方的請求權。
2、在訴訟中,法院可以不待當事人主張依職權主動適用“狹義的抗辯”;但抗辯權必須由抗辯權人主張,法院不得依職權主動適用。
二、抗辯與抗辯權有何聯系?
最初的抗辯僅局限于訴訟程序之中,是被告對抗原告訴權所使用的各種手段,這其中既有程序抗辯,也有實體抗辯。抗辯發展至今,已經突破了只能用于訴訟程序中的限制,被廣泛地適用于訴訟程序之外。在對方提出履行要求也即請求權主張時,抗辯權人即可直接援引實體抗辯予以對抗,不用等到訴訟或仲裁程序啟動后再行主張。然而,由于程序抗辯專門用于對抗訴請,因此,程序抗辯專用于訴訟或仲裁程序中,訴訟或仲裁外沒有適用的余地。抗辯是一種籠統的對抗權利概念,除抗辯權外,抗辯并不是一種獨立的權利形態。
抗辯權脫胎于抗辯,是抗辯中實體抗辯的一種類型。抗辯本不是一項獨立的實體權利,而是訴訟程序中的一種對抗手段,潘德克頓法學出于抽象思維的需要通過法技術創造了抗辯權,使其形成了實體權利的一種類型。抗辯權雖依賴于針對請求權的反作用力而得以發揮作用,但其具備自身特殊的成立要件。
綜上所述,盡管抗辯和抗辯權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但是兩者有本質區別。抗辯與抗辯權的區別在于功能不同、行使主體不同。像當事人行使抗辯權的話,是在認可對方請求權的基礎上進行,而抗辯的提出則是否定對方的請求權。從隸屬關系上,抗辯權應該包含在抗辯的范疇之內。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免賠額和不計免賠
2020-11-23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重復保險的投保人應該將重復保險的情況告訴各保險人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