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單位秩序的立案追訴標準是什么
本行為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下以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一般是指多次擾亂單位秩序或者造成較大影響、較嚴重后果的情形。對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之規定,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首要分子,是指在聚眾擾亂單位秩序行為中起組織、策劃作用的主要成員。
擾亂單位秩序的行為認定
l、擾亂單位秩序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社會秩序,具體是指機關、團體的工作秩序,企業、事業單位的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秩序。侵犯的對象是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行為人往往企圖通過實施這種行為給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施加壓力,制造事端,以實現自己的不合理要求或者發泄不滿情緒。
2、擾亂單位秩序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影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
擾亂,是指對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行干擾和破壞,從而影響其工作正常進行。擾亂行為既有暴力性質的,也有非暴力的。暴力性質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
(1)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砸辦公用具、物品、門窗等物,毀壞文件材料等。②糾纏有關國家工作人員、職工、教師、科研人員等。非暴力的擾亂行為具體表現為:①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起哄、鬧事、辱罵。
(2)擅自封閉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出入通道。
(3)占據辦公室、實驗室、教室、生產車間以及其他工作場所。
擾亂行為必須造成一定的社會后果,即"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的",如有的被辭退的違紀職工拒絕接受企業的正確處理,無理糾纏,致使企業不能正常生產;有的病人或者其家屬借醫療事故在醫院大吵大鬧,不聽勸阻,致使醫院的醫療工作受到影響。
構成本行為的前提是尚未造成嚴重損失,即未造成停產停業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等其他情形。如果行為人的擾亂行為經有關人員勸阻后,停止擾亂行為,沒有造成影響和損失的,則可不予處罰。
擾亂單位秩序的立案追訴時需要律師服務,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隨時提供一對一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逃逸怎么處理
2021-01-19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合同糾紛敗訴方跑路了怎么辦
2021-01-08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水路運輸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20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法律對殘疾人投保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8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拆遷戶補償最短多長時間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