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經濟交流形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在平時的生活中,人民經常會和他人產生三角債務,為了維護當事人的權益,根據我國法律的的相關規定,當事人是享有抗辯權的,那么合同抗辯權與第三人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來了解下。
一、涉及第三人合同
涉及第三人合同,又稱之為涉他合同,是指當事人約定,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合同。羅馬法除有若干例外,原則上惟承認契約僅于當事人間發生效力,故有“不論何人不得為他人為約定”之格言。統覽各國立法,為實際上交易之需要,打破羅馬時代之極端個人主義,一般承認涉他契約。我國《合同法》第64條、第65條分別對涉及第三人合同的履行作出了規定。
二、合同抗辯權與第三人關系
債務人在合同中享有的抗辯權也可以針對第三人。
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可以產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三人可以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絕受領的,債務人應當將該情況及時通過債權人,并協商解決方法,由此所受的損失由債權人承擔.
(2)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3)債務人基于對債權人的抗辯,可用以對抗第三人。比如,債務人因債權人原因而產生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可以對抗第三人,而不向其履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又稱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是指經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履行義務,第三人沒有因為履行債務而成為當事人的合同二我國《合同法》第6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第三人是債務轉移的履行者,那么債務轉移,由于第三人取代債務人的合同當事人地位,成為合同當事人,如果他未能依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債權人可直接請求其履行義務和承擔違約責任;另一方面,由于其義務來源于原債務人基于合同約定的義務,故其可享有原債務人對于債權人所享有的抗辯權。
因為如果是債權轉移,那么債務人仍然享有對抗第三人的抗辯權,如果是債務轉移,第三人來承擔債務,那么第三人也會享有原來債務人的抗辯權,也就是說債務和債權的轉移,相應的抗辯權第三人也會擁有,這也是為了保護第三人權益。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26嫖娼是犯罪嗎?嫖娼被抓怎么處罰
2020-12-12喪葬費、死亡撫恤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14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二審法官還會給調解嗎
2021-03-23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產品責任險中保險公司不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03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七條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