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立案的含義及意義
所謂不立案,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下同)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進行審查后,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追究刑事責任時,依法不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訴訟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該條規定中明示了兩項不立案制度中的內容:一是不立案的條件: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二是控告人的相關權利:包括有權知悉不立案的原因,對不立案決定申請復議的權利。同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中還規定了檢察機關對于公安機關不立案案件的具體監督辦法,這就涉及到不立案制度中的第三個內容:不立案的法律監督權。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共同構成不立案制度的完整體系。
不立案制度的確立,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它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措施,在依法治國的方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用時有效地揭露和懲罰犯罪。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是十分復雜的,有的屬于犯罪事實,有的只是違法、違紀行為,還有的只是民事、經濟糾紛,有些甚至是誣告陷害。如果司法機關一接到這些就予以立案偵查或審判,勢必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甚至會使偵查或審判工作誤入歧途。有了不立案程序,就使得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至于交付偵查或審判,從而有利于司法機關正確行使偵查或審判權力,確保集中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從而及時、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
2、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立案階段,公安、司法機關通過對有關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發生,依法決定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那些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從而不將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就使得那些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被控告人、被檢舉人免受刑事追究,維護其合法權益。而且,對于那些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因此,不立案制度的確立,對于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有利于保護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控告、舉報犯罪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司法實踐證明,報案、控告、舉報犯罪是主要的立案材料來源。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一旦構成犯罪,公安、司法機關及時進行立案偵查或審判,固然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但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不立案程度不予立案偵查或者審判,同樣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這是因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依法作出不立案決定后,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些程度的設立,對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未通知債權人怎么辦
2021-02-21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公司破產了對法人有什么影響嗎
2020-12-06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單位蓋的集資房是什么性質
2021-02-11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