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是一個注重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社會,我國保障公民一切合法權利,同時公民也要提高維護自己權益的意識,抗辯權就是公民的一項權利,這項權利比較特殊。那么,不安抗辯權的構成條件是什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不安抗辯權的構成條件是什么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事項。
一、抗辯權
在現代民法中,學者對抗辯權有不同的定義。臺灣民法學者洪遜欣先生認為,抗辯權是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尤其是拒絕請求權人行使請求權的對抗權。梅仲協先生認為,抗辯權就是因請求權人行使權利,義務人有可以拒絕其應為給付的權利。而另一位學者鄭玉波先生則認為,抗辯權屬于廣義的形成權,是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但又不以請求權為限,對于其他權利的行使,也可抗辯。大陸民法學者中有人認為抗辯權是能夠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
也有人認為,抗辯權是對相對人的請求加以拒絕的權利。 還有人認為,抗辯權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求權或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從以上學者對抗辯權所下的定義可以看出,抗辯權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及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很顯然,這是從狹義的角度給抗辯權所下的定義。本文將要討論的正是狹義上的抗辯權。狹義上的抗辯權即包括: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保證中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合同法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
二、不安抗辯權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成立條件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所謂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包括: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
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如果在訂立合同時即已經存在,先給付義務人若明知此情而仍然締約,法律則無必要對其進行特別保護;若不知此情,則可以通過合同無效等制度解決。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七)合同法68條之規定。
首先就是必須雙方當事人因為同一個債務簽訂合同,其次,必須是后履行合同義務的當事人明顯喪失了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大家對于不安抗辯權的構成條件是什么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能要求工傷認定嗎
2020-11-09上班流產了如何賠償
2020-12-24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訂婚了退婚怎么退
2021-03-14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加班費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3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