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約是現代人合作最常見的方式,一旦簽訂合約,另一方就可以實行抗辯權了。但是簽訂了合約也不一定能夠防止撕毀和約等違法行為,當出現對方當事人沒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行事時,就可以實行抗辯權。那么經濟法中什么是抗辯權,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行使抗辯權包括
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是指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對抗對方當事人的履行請求權,暫時拒絕履行其債務的權利。行使抗辯權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
二、抗辯和抗辯權,是民法上極為重要的概念。
但是對這兩個相關的概念的不同含義及其類型,學界的認識較為模糊。例如,在我國學者中,大多認為廣義的抗辯權包括了抗辯的概念,即廣義上的抗辯權包括狹義的抗辯權和訴訟上的抗辯。這是認識不符合抗辯權概念的歷史發展的,顛倒了這二個概念之間的種屬關系。 抗辯權包含在抗辯之中。抗辯權乃專指對抗他人請求權行使的權利。抗辯權具有永久性、無被侵害可能性、不可單獨讓與性、無相對義務觀念性等四個特征。抗辯和抗辯權之間、抗辯和反訴及否認和反駁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三、我國有學者認為,抗辯可分為三類:
1、權利障礙的抗辯,即主張原告之請求權,基于特定的事由而自始不發生。例如法律行為的當事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所訂立的合同未得法定代理人追認;合同內容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合同內容違反社會公共秩序與善良風俗;無權代理未得本人追認;合同不成立和自始客觀給付不能。
2、權利毀滅(或消滅)的抗辯,即主張原告的請求權雖一度發生,但其后因特定事由已歸于消滅。例如,已清償及代物清償;免除;混同;給付不能;提存。有人認為,抵銷和撤銷權的行使也屬于權利毀滅的抗辯。對此,我們將在后文中進行分析。
3、抗辯權,即被告對于原告之請求,有拒絕給付之權利。
總的來說,經濟法中的抗辯和抗辯權有實質的區別,我們要弄清楚兩者的區別后才能更加合理的使用它們保障我們自身的權益。法律規定抗辯權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也是有其適用范圍的。關于經濟法中什么是抗辯權,大家明白了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的方式有哪些,刑事賠償的義務機關是什么
2021-02-21在中國警察過度執法怎么投訴
2021-03-12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股權激勵行權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05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酒駕輕微事故車子要扣多久
2021-03-14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法律有無規定父母包辦婚姻怎么辦
2021-01-17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