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合同當中,如果先履行方發現后履行方可能會出現履行不能的情況的話,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其實這個時候,先履行的一方便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者說從而盡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損失,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不安履行抗辯權的效力是什么樣的?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乃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之含義,因此它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借鑒英美法系預期違約制度的有關規定。我認為,該合理期限的確定應根據個案具體情況而定,但以不超過30天為宜。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蚧謴吐男?,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蚧謴吐男心芰螅嚷男蟹讲猾@對待給付的危險消失,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此時,充分體現了不安抗辯權的一時抗辯權的性質。 法律經濟學理論認為,所有法律活動,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個法律制度事實上是在發揮著分配稀缺資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動都要以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財富為目的。貫徹不安抗辯權制度,就能使社會損失降低到較小限度。
在后履行方出現不能履約的可能時,如果不采取不安抗辯權制度,先為給付方只能按有效合同對待,并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依約履行。很明顯,所有的一切支出,完全有可能因對方的最終不履行行為成為不必要,這就導致了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相反,如果采取不安抗辯權制度,先為給付方就有權及時從合同中解脫出來,并通過其他措施,防止情況的進一步惡化,從而使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可以說不安抗辯權在抗辯權中行使的還是比較多的,它可以讓先履行方能夠及時的止損,從而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也就是說不安履行抗辯權的效力涉及到的時間點一定是在合同的履行期內,當然如果在此期間,后履行方給出了相應的擔保,這個時候先履行方就需要按照合同繼續履行義務了。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產官司的訴訟費交多少
2021-01-132020年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有交通事故逃逸未遂嗎
2020-12-27親屬間的房屋贈與聲明怎么寫
2021-02-27限制妻子婚姻自由的協議無效
2021-02-20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