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7日內立案。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號發布)第一百六十二條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由接受單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接受單位應當制作《呈請不予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第一百六十三條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七日內送達控告人??馗嫒藢Σ涣笡Q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后七日內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原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十日內作出決定,并書面通知控告人。第一百六十四條對于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應當在七日內制作《不立案理由說明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并將立案決定送達人民檢察院。
1、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需要院長批準適當延長。
2、但是從立案到開庭,原則上不能超過3個月。
3、可以到立案庭咨詢,是否因為證據不全而沒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
我國法律對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并沒有規定具體開庭時間,但一般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相關法律的規定,立案以后,人民法院要在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后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然后人民法院要在收到答辯狀的五日內發送原告,然后要組成合議庭或確定獨任審判員。同時原被告還需要協商或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時限,一般會在三十日左右,且舉證期限最多可以延長兩次。而且開庭前可能會安排證據交換。一個案件需要開幾次庭法律沒有硬性規定,主要看案件的復雜程度,是否屬于重大、疑難案件。應以查清案件事實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瀆職罪的立案標準
2020-12-23定額發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1-02-08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違反規定徇私向親屬發放貸款的全部承擔責任嗎
2021-02-16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行為是否有效
2021-03-25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轉讓土地使用辦理要求都有哪些
2021-01-16征地拆遷中有哪幾種拆遷維權方式
2021-02-17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