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債權債務關系中,債務人可以對債權人提出的主張行使抗辯權,這是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一種法律手段??罐q權包括很多種類,有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優先抗辯權等。每種應用的情形都有所不同。那么什么是優先抗辯權?下面我們結合小編的這篇文章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優先抗辯權?
在保證債務中,保證人雖對債權人不享有要求其對待給付的權利,但并不等于保證人僅承擔義務而不享有任何權利,保證人對債權人仍然享有一些權利,只不過這些權利均屬于消極的、防御性權利即抗辯權。
1、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中國《擔保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確立了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該條款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2、混合擔保中,提供擔保的第三人的先訴抗辯權。混合擔保中,債務人以自己的財產提供物保,債權人未就該財產行使擔保物權,而直接就全部的債務要求提供擔保的第三人承擔擔保責任時,提供擔保的第三人享有先訴抗辯權。
二、優先抗辯權如何行使?
既然先訴抗辯權屬于民事實體權利,那么該權利行使與否取決于保證人。申言之,先訴抗辯權必須要保證人行使或主張后才能發生對抗債權人履行請求權的效力,法院既不能依職權加以審查,更不能在保證人沒有行使先訴抗辯權的時候,將先訴抗辯權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保證人,否則對于債權人就屬于不公平。在這一點上,先訴抗辯權與時效抗辯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如果保證人在一審辯論終結之前,沒有行使先訴抗辯權,那么法院就應當直接判決債權人勝訴,即作出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債務的給付判決,而不能依職權援用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而判決債權人敗訴。所以,不僅是二審程序即便是在一審程序辯論終結之后,保證人就再也不能主張先訴抗辯權。
一般來說,優先抗辯權存在于擔保合同之中,在借貸主合同糾紛未經仲裁之前,擔保人有權拒絕擔保責任,依法行使優先抗辯權。相對于請求權而言,優先抗辯權沒有時效規定,是永久存在的。但是在二審程序結束后,擔保人就不能再行使優先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申請增發新股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27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得到孩子扶養權
2020-11-17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試用期之間離職公司不批怎么辦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