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隱名出資人存在的法律風險如下所述:
第一,隱名出資人和顯名出資人之間協議約定事項不完善帶來的法律風險。包括雙方對一些情況約定不明、約定內容本身存在歧義等。
第二,協議效力不被確認的法律風險。我國目前并沒有關于隱名出資人的明確規定,在學理上也存在爭議,發生糾紛時更多依賴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一旦協議效力不被確認,事情的處理方式將與出資人最初設想的完全不同。
第三,涉及第三人交易的法律風險。無論隱名出資人與顯名出資人之間如何約定,第三人都無從得知,因此只要在涉及第三人的交易中,隱名出資人將陷入被動局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四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五條規定:名義股東將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處理。
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六條規定:公司債權人以登記于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義股東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后,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員不能炒股了是真的嗎
2021-03-09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保險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05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賓館遇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6河北宅基地拆遷補償
2020-12-01無錫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辦理
2020-11-24準遷證多久能批下來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