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辯權有廣義和狹義上的概念,抗辯權總的來說就是他人在法庭上正常行使權利時,第三人可以行使抗辯權,在法庭上阻礙他人權利的正常行使。民法三大抗辯權分別是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下面由律霸小編給您一一介紹。
民法三大抗辯權
抗辯權廣義上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狹義上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1、同時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中止履行。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經營狀部分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第二階段為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照上述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但是,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條件和限制的。如無確切證擾證明對方零部件失履行能力而中止履行的,或者中止履行后,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而拒不恢復履行的,不安抗辯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在合同履行中,當事人可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這些抗辯權利的設置,使當事人在法定情況下可以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的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綜上所述,民法三大抗辯權是民法判決執行中對案件事實有異義的,是賦予第三人正當權利,行使抗辯權,在同時履行抗辯權可以得到同時履行義務或者是權利,沒有先后履行之分,其次是先履行抗辯權,即意味著按照先后順序履行要求。最后是不安抗辯權分別有中止履行和解除合同的方式。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三級殘疾人補貼多少錢
2021-03-11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發生交通事故后搶救費誰墊付
2021-02-15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廣告中說明賠償屬于要約邀請嗎
2021-03-11合同保全的概念與意義有哪些
2021-02-06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個人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0-12-12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