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欠錢不還的現象,明明欠條上的還款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但還是遲遲不還錢。一般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會說債主取得了時效抗辯權。那么,當欠條超出時效抗辯權指的是什么呢?小編就結合下文為大家作出說明,解釋一下時效抗辯權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一、時效抗辯權的含義
訴訟時效抗辯是指當事人行使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法律行為。即對已進入訴訟階段,對對方當事人違反有關“訴訟時效”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抗辯”,請求駁回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且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于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訴訟時效只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即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所謂債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基于債的關系而產生的、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根據相關規定,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2)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3)基于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4)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二、需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時效抗辯應在何時提出。《訴訟時效解釋》第四條逆向給出了一個大的時間限度,即在一審訴訟期間,在二審提出的應是新的證據能夠證明權利人的訴訟請求超出了訴訟期間,而再審期間提出時效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對于基層法院法官而言,一審訴訟期間的時效抗辯節點可能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答辯期,二是舉證期,三是一審辯論終結時,四是判決作出前。時效抗辯是當事人的一項權利,對權利的主張需有證據作支撐,當事人除了提供證據,還需對證據進行質證,對證據的認證,不僅需質證,還需法官結合庭審的情況予判斷,故一個可能的節點應是一審辯論終結時。在一審辯論終結后,判決作出前,當事人提出時效抗辯的,法院是否應當進行審查?從程序上言,一審程序的終結不是庭審的終結,當事人在庭審后,突然意識到自己時效抗辯的權利,向法院主張,只要判決仍未作出,法院仍應審查,因為法院保障的是權利,只要權利存在,法院就有義務進行查明并且予以保障。因此只要在判決作出前,當事人均可提出時效抗辯。
其次,時效抗辯應如何提出。從內容而言,提出時效抗辯一是要有原因,二是要有目的:原因方面是權利人行使權利超過了法律規定的訴訟期間,在原因的主張中,當事人要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目的方面是使權利人的勝訴權喪失,即主張時效抗辯的當事人不再需履行義務。較典型的表述為:因權利人主張的訴訟請求己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故請求法院駁回權利人的訴訟請求(如:張三的請求己經超過二年的時間,請求法院駁回張三的訴訟請求)。從形式而言,在開庭審理前或之后,當事人提出時效抗辯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在開庭審理時,當事人可以口頭提出,但應符合前述的內容要求。
再次,對當事人提出時效抗辯后的處理。《民訴法意見》第153條中對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起訴的,法院應進行審查,在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的事由時,駁回其訴訟請求。在此我們僅討論當事人提出時效抗辯的情形,在當事人提出時效抗辯后,法院是否只審查時效方面的事項而不作其他審查?筆者認為時效抗辯只是審理案件中的一方面的權利,對于案件其他方面的事實,法官也應一并進行審查,如果時效抗辯的理由成立,法院可以對其他方面的事實不作分析,直接判決駁回訴訟請求,一旦時效抗辯不成立,法院也可依據己查明的事實進行裁判,而不需要另行開庭審查,造成雙方當事人的訴累。
通過上文,我們對當欠條超出時效抗辯權所指的具體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不僅僅要及時還清債務,在面對欠錢不還這種情況的時候,還要敢于使用法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朋友們打算使用時效抗辯權的時候,一定要了解時效訴訟權需要注意的問題。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保證的效力如何認定
2020-12-15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合同債務轉移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