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外執行的屬性及適用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出現了法定的特殊情形,不適宜在監獄關押執行,而暫時采取的一種變更的執行方法。該條規定飽含現代司法理念,充分體現了法律的人文關懷,是國家人權保護在司法層面的具體實踐。
刑事訴訟理論中的監外執行有其突出的屬性特點,即過程的暫時性與保外就醫的必須性,它與刑罰中的緩刑、假釋、管制等盡管在實際操作中頗具共性,但在適用條件、范圍及內涵要求上是有質的區別的。
《刑事訴訟法》第214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1、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2、懷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這是暫予監外執行的“準行”條件。此外還規定了“禁止”條件,即該條第二款規定,對于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這是立法為防范社會危害性而專門作出的特別規定,排除了保外就醫的任何構成條件。同時,該條第四款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作出了可暫予監外執行的特殊規定。
二、司法實踐監外執行存在的問題
(一)權力行使混亂,配套解釋規定不明。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刑罰執行權主體的規定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并作了具體分工,但由于刑事訴訟權力主體的聯系性,決定了各職能部門權力行使不可能截然分開。偵查、起訴、審判、執行是一個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系制約的一體化系統。中間的環節過度也要通過一定方式進行,并非孤立運行和絕對分割。刑事訴訟法設定了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權力主體,一是人民法院;二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監獄管理機關。但法律對人民法院行使這一權力的時間、空間等并未作具體規定,司法解釋在此問題上也是空白或不明確,以致實際執行中對于生效判決出現監外執行情形后到底由誰作出決定的模糊盲從現象。如被判處徒刑的人犯在看守所轉送監獄過程中發現具有監外執行情形時,有的報監獄管理機關審批,有的報請原審人民法院決定,各地執行標準不統一。執行權的選擇留有較大空間,不僅有損法律尊嚴,也給司法腐敗埋下隱患,成為任由別有用心者投機鉆營,達到不可告人目的之空檔。
(二)監外執行有始無終,“暫予”變成“永久”。
對監外執行措施的啟動,職能部門可謂嚴格按規定進行操作,但執行過程中放任不管了,以致形成保外就醫無限期,無人監督無人管理的不良局面。保外就醫的條件是否消失?無人問津,致使獲罪領刑人犯成了名副其實的社會自由人。在群眾眼里,他們仿佛沒有犯罪,沒有被判刑。個別人犯不但毫無悔改之心,還更加猖狂,行為變本加厲,人見人畏,攪得群眾不得安寧。該收監的未收監,監外執行處于一種有始無終的不正常狀態,其本身的“暫時性”被人為地偷換抽掉而演變成“提前釋放”。
(三)監外執行監管乏力,監督失位。
暫予監外執行是公安機關的權力、責任和義務,但由于其日常治安、偵查任務較重,根本無暇顧及此項差事。監外執行人犯投放社會后,如同放飛的鳥兒身獲自由,很少受到公安機關的跟蹤監管,除非嚴重違反治安行為或違法犯罪行為被查處,平常情況下的監管工作幾乎是盲點。人民檢察院作為法律執行的監督機關,忙于自身的刑偵監督、反貪、法紀監督以及民行監督等,對監外執行的監督往往鞭長莫及或被遺忘,很少在這方面履行責任。
三、嚴格監外執行措施的運用,確保刑罰功能的實現。
刑罰的功能是教育和改造人,懲罰只不過是一種必要手段。作為人性化法治手段的監外執行,其適用條件、范圍以及禁止性規定都是很明確的。監獄是改造教育人犯的必要特殊場所,是使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滑鐵盧”。相對于監獄關押的監外執行所涉對象畢竟是極少數,某些地方還可能是極個別,但我們決不能以其幾率較小而掉以輕心,放松對監外執行人犯的改造和管理。必須正視現實,關注監外執行人犯的思想和行為動態,嚴格把握適用條件,確保在監外執行條件消除后及時收監,以保證國家法律及監獄制度的貫徹執行。
一是要加強立法、司法解釋,理順監外執行審批銜接機制,使權力分工更加科學、明細、具體化。明確規定刑事裁判生效后在執行通知送達看守所前,發現監外執行情形的,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決定適用監外執行措施;執行通知送交看守所后或看守所轉送監獄以及服刑期間發現監外執行情形的,則由監獄管理機關批準。明確審批權時間界線,有利于改變目前監外執行無序及法律規定不明狀態,避免權力亂用現象發生。法律規定的保外就醫由醫院開具的證明文件,應理解為臨床主治醫師檢查患者病情的診斷證明,而非司法鑒定結論。(特殊情況可例外)
二是強化監管力度,增強權力主體的監管責任。公安機關作為監外執行責任主體,必須自覺克服對緩刑、假釋以及監外執行人犯監管的惰性心理,完善改造機制,強化監管責任,投入必要的精力、人力、物力,抓好這類人犯的監管工作。做到既保護人犯的各種權利,又要切實開展矯正工作,在確保其人格不受侮辱,不受歧視的前提下,使他們悔過自新、重新做人。對那些不認真改造、劣性不改的危險犯,要果斷采取措施,依法定程序作收監處理。
三是強化檢察監督,增強獄外改造的針對性。對保外就醫或其他監外執行人犯,檢察機關要建立臺賬,一犯一檔,專門跟蹤管理。對保外就醫過程、就醫效果、人犯的健康狀況等實行定期檢查,了解基本情況。對刑期較長、保外就醫條件消失、行為不檢點,群眾意見多的監外執行人犯,要及時提請批準機關審核,繼續收監關押改造。同時,要加強對監外執行審核程序的法律監督,把握實質要件,發現措施不當的,要及時依法予以糾正。
四是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切實增強獄外改造實效性。要使監外執行達到法律規定的預期效果,單靠公安機關的單打獨斗和孤軍奮戰是不夠的,必須調動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除政法部門積極配合協作外,還應由婦聯、工會、共青團等社會團體以及村委會、社管會、街道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共同參與和協調聯動,發揮其教育、幫扶、監督、矯正、評估及舉報作用,齊抓共管形成立體化運作,共同完成對監外執行人犯的幫教改造,使他們早日痛改邪性,重新做人,融入社會,擺脫犯罪陰影,成為社會和諧與發展的有用之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購置二手房買家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1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差別是什么
2021-02-01批捕后可以見家屬嗎
2021-03-19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行政訴訟再審被駁回怎么辦
2021-02-22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要理賠嗎
2021-01-27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購買二手房以后會拆遷嗎
2020-12-28拆遷補償款與評估公司該如何確定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