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性決定了普通公眾有寬恕年老者的內在要求。其次,悠久的刑罰傳統是影響公眾內心要求的歷史因素。設定刑事責任最高年齡是“刑罰個別化”的內在要求。刑罰個別化原則作為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派生原則,它要求對不同的犯罪人實施不同的刑罰,以盡量符合犯罪人和犯罪活動的具體情況,真正做到罪責刑相適應。邊沁指出:年齡、性別、等級、命運和許多其他情節,應該調整對相同之罪的刑罰。設定刑事責任最高年齡并不必然導致“犯罪”的增加。根據李*特犯罪原因二元論的觀點,犯罪是由犯罪人的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使然。據此,我們可以發現,年老者并不普遍具備這些犯罪決定因素。現行刑事責任年齡制度并不能完全體現刑罰目的,有違刑法謙抑性原則。首先,根據現行的刑事責任年齡制度,刑罰的特殊預防功能無以凸顯。如上文所述,年老者犯罪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其再犯的可能性將更小。其次,根據現行的刑事責任年齡制度,刑罰一般預防功能的發揮也值得懷疑。雖然刑罰的一般預防功能是通過對一特定的犯罪人施用刑罰來威懾潛在的“犯罪人”而得到實現的,但其實現與否及實現程度并不必然與刑罰的嚴厲性成正比。相反,濫用刑罰將會使刑罰的效果貶值。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的正當性根據是設定刑事責任最高年齡的依據。年齡的大小影響并決定辯論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有無及強弱,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有無及強弱又決定意志自由的有無及程度,而意志自由的有無及程度決定刑事責任有無及大小。如將這一刑事責任鏈簡化,實際體現為一種年齡與刑事責任的實質性關系,即一定的年齡是承擔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這是刑事責任年齡制度的正當性根據。那么,年齡與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人的辨認和控制能力的變化呈現為發展→成熟→衰退的拋物線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坐計程車受傷司機沒錢賠出租車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2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丈夫因無性婚姻鬧離婚 起訴能否判離
2021-01-05民事訴訟有哪些案件是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2021-02-17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勞動糾紛宣判后多久執行
2020-12-29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賓館拆遷,可以拿到哪些補償
2020-12-15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6農村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