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包括被告人是盲、聾、啞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速裁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
(三)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或者適用速裁程序有異議的;
(五)被告人與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沒有就附帶民事訴訟賠償等事項達成調解或者和解協議的;
(六)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有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違背意愿認罪認罰、被告人否認指控的犯罪事實或者其他不宜適用速裁程序審理的情形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或者第三節的規定重新審理。
刑事訴訟中誰來舉證
司法機關或某些當事人應當收集或提供證據證明應予認定的案件事實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張的責任;否則,將承擔其認定、主張不能成立的危險。
證明責任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訴訟中出現的案件事實,應當由誰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以及在訴訟結束時,如果案件事實仍然處于真偽不明的狀態,應當由誰來承擔敗訴或不利的訴訟后果。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責任,是指公安司法機關應當承擔收集證據,提供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法律責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
上述規定表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分別行使偵查權、檢察權和審判權,承擔依法收集證據,提供證據,證明犯罪的職責和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不適用速裁程序的法定情形包括被告人是盲、聾、啞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案件有重大社會影響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在偵查階段刑事案件律師代理權限怎么規定
2021-01-08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