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217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刑事抗訴是什么意思
抗訴是人民檢察院發現或者認為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提請審判機關依法重新審理并予以糾正的訴訟行為。抗訴通常分為對一審未生效裁判的抗訴和對生效裁判的抗訴兩種,前者也叫上訴審程序的抗訴,后者也叫再審程序的抗訴。
刑事抗訴案例
2014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網上新聞發布廳發布了三起刑事抗訴指導性案例。經過檢察機關的抗訴,原本被判五年有期徒刑的搶劫、盜竊犯,二審刑期增加到了十一年;原本被判死緩的殺人犯,二審改判死刑,立即執行;一審被重判的犯搶劫罪的未成年人得以從輕判刑。
以下是三起指導性案例,看看檢察機關為什么要抗訴。
第一起案例
搶劫犯陳*昌(化名)經常入室盜竊,數額較大。有一次,他攜帶螺絲刀等作案工具進入了一個出租屋盜竊了100元,沒想到在客廳遇到了被害人,于是就以鐵錘威脅對方不準喊叫,并逃離現場。
一審判決,法院以搶劫罪和盜竊罪判處陳*昌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一審后,檢察院提出抗訴,要求對陳*昌以“入戶搶劫”定罪處罰。
檢察機關在抗訴意見當中強調,“入戶搶劫”不僅嚴重侵犯公民財產所有權,更是危及公民的人身安全。因為被害人處于封閉的場所,通常無法求救,與發生在戶外的一般搶劫相比,被害人的身心會受到更為嚴重的驚嚇或者是傷害。
根據刑法的規定,“入戶搶劫”應當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佛山中院二審采納抗訴意見,依法改判陳*昌犯搶劫罪,最后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12000元。
對于入戶盜竊,因被發現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入戶搶劫”。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重罪輕判,適用刑罰明顯不當的,應當提出抗訴。
第二起案例
郭-明(化名)先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案。被告人郭-明先,曾經因為盜竊罪被判有期徒刑入獄,而后刑滿釋放。但是出獄之后若干年里面,他又多次應他人之邀參與打殺,并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打手,先后殺死1人,重傷2人,輕傷4人。
一審法院以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郭-明先死緩。檢察院提出抗訴。理由是郭-明先刑滿釋放后,不思悔改,繼續犯罪,且罪行極其嚴重、犯罪手段殘忍、犯罪后果嚴重,人身危險性和主觀惡性極大,依法應當判處其死刑立即執行。
這個案例對正確理解和把握死刑適用條件具有一定指導意義。死刑依法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綁架、爆炸等涉黑、涉恐、涉暴刑事案件中罪行極其嚴重,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嚴重危害公民生命權,或者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的被告人,依法應當判處死刑,人民法院未判處死刑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出抗訴。
第三起案例
張某、沈某某等七人搶劫案是一起涉及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沈某某、胡某某、許某都是未成年人,都曾因搶劫罪或者盜竊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在成年人張某教唆、召集和提供幫助下,多次在上海市內公共場所實施搶劫。
一審法院判決認定幾個未成年人分別被判有期徒刑5年,5年六個月和七年,檢察院以原判決量刑偏重,不夠成累犯等為由提出抗訴。二審法院采納了抗訴意見,改判為四年、五年六個月、五年。
最高檢指出,辦理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一般應當將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分案起訴,但是對于未成年人系犯罪集團的組織者或者其他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或者具有其他不宜分案起訴情形的可以不分案起訴,談到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問題,韓*元說,或者直接說未成年人量刑不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
2021-01-30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五險一金糾紛的處理規則是什么
2021-03-07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拆遷補償款一直不給怎么辦
2021-03-17如何填寫拆遷公房回遷安置證明
2020-12-13男方把戶口遷到女方家拆遷所得的人頭錢可不可以要回
2020-11-24拆遷法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