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死刑復核程序發展的回顧
死刑因其極端的嚴酷性和不可回復性,歷來受到嚴格的限制和控制。目前世界上已有109個國家廢除了死刑,我國在死刑存廢問題上堅持不廢除死刑,但要以從嚴控制死刑的適用以及少殺、慎殺、防止錯殺為政策。這一政策在實踐中的體現是我國不僅在實體法上對死刑的適用進行限制,而且在程序法上也做出了特別的規定,這就是死刑復核程序。死刑復核程序是二審終審的例外,對于死刑案件,除了要經過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外,還必須經過死刑復核這一特別程序進行復查。死刑復核程序的核準權,包括死刑立即執行的核準權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核準權。我國1979年通過的第一部刑法、刑事訴訟法基于嚴格控制死刑、慎用死刑的立法思想規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法核準。
1954年頒布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1條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其中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終審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申請上一級人民法院復核:基層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判決和中級人民法院對于死刑案件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當事人不上訴,不申請復核,應當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案件的復核和核準權根據不同情況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共同行使,這在當時基層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判處死刑的情況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才有核準權,要求是相當高的。[1]
1956年以后,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的政治,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這種情況,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今后凡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核準。這樣,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的核準權統一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不再擁有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核準權。
在1983年“嚴打”中,為從重從快打擊犯罪分子,全國人人常委會通過修改《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最高法在必要時,可將“殺人、強奸、搶劫、爆炸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治安判處死刑的案件”的復核權,授權省級高法院行使。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毒品犯罪日益猖撅,應禁毒斗爭的需要,最高法又從1991年起,先后將販毒案件的死刑復核權下放到廣東、廣西等6省區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死亡索賠訴訟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2-14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股東之間的競業限制協議有效嗎
2020-12-28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事實勞動關系證人證言可以證明嗎
2021-01-12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