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疫情期間企業復工要求
依據相關規定,濟南疫情期間各類企業復工的要求如下:
產品質量安全
工業產品許可證獲證生產企業和民用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在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有序復產復工的同時,應持續保持許可條件和質量要求,對原材料及生產工藝加強質量控制,嚴格型式試驗和出廠檢驗,保證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要求,切實履行質量主體責任。食品生產企業
(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體系,嚴格執行食品生產各項管理規定。
(二)落實食品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備案制度。提前安排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向當地縣區疫情處置指揮部辦公室進行備案,同意后方可復產。
(三)做好復工復產工作。成立疫情防控指揮小組,加強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復工人員疫情核查,實行健康狀況“一人一檔”管理;制定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包括復工復產時間、復工人員數量、來源,原料采購、物流運輸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內容;制定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完善全環節、全流程疫情防控臺賬,如實記錄相關情況;儲備疫情防控物資,有條件的還可設置隔離室,購置部分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器具;加強復工人員防護知識培訓工作;對廠區各部位要進行全面消毒;按照復產清場要求,對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等進行徹底清潔,經相關負責人員驗收合格。
(四)嚴格生產加工過程控制。嚴格把控原料進貨查驗、生產工藝流程、產品出廠檢驗、倉儲物料管理、暫存物料防護等各環節。
(五)嚴格人員就餐管理。加強制作間、餐廳等場所消毒和衛生管理。實行分散就餐,錯時就餐,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
(六)保障員工住宿條件,定時通風消毒,盡可能單人單間住宿,避免互相傳染。
(七)嚴禁采購野生動物和不明來源的活體動物或動物源性食品原料進行生產加工;嚴禁食品生產過程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等違法行為。
食品經營企業(含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經營企業、集中交易市場)
(一)成立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防控工作小組,建立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做好信息采集、報備等工作。
(二)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營業時間。做好人員、物品的流向設計,盡量保證人員和物品相互隔離。必要時可適當縮減營業時間,但應在明顯位置張貼公告。停止提供食品“試吃”服務。
(三)配備測溫儀,對消費者進行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員工上崗前應檢測體溫,杜絕帶險上崗,工作期間要佩戴口罩,勤洗手。提倡刷卡支付、各種移動支付方式結算。
(四)定時清洗消毒場所設施,保證物品存放整潔。每天對保潔設施、人員通道扶手、電梯間和洗手間等進行消毒。保證經營場所食品分類分架、離地隔墻、標識清晰,確保食品存放整潔。正確使用消毒液體,防止因環境消殺造成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污染。
(五)進一步加強食品監管工作。嚴格執行食品原料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制度,杜絕野生動物和活禽宰殺。散裝食品和粉狀無法淘洗的食用農產品未使用有效防護設備的,畜禽產品檢疫合格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不齊全的,一律不得經營。
餐飲服務企業
(一)加強復工企業食堂監管。各區縣局對接當地對接各縣區指揮部,及時掌握疫情防控期間開工企業(含一直沒有停工的)的集體用餐情況,并按照《餐飲單位疫情防控六項措施》有關要求,加強開工單位集體用餐方面的員工管理、原材料管理、衛生管理和操作規范監管,同時倡導分餐或者打包等方式,保障用餐安全,杜絕疫情傳播。
(二)加強網絡訂餐監管。嚴格網絡食品交易配送過程管理,防止配送污染。通過加強網絡訂餐監管解決分散的工作用餐問題,重點加強配送人員管理,全面佩戴口罩,每日測量體溫;加強設施設備管理,升級站點消毒措施,推廣應用“食安封簽”;實行無接觸取餐和配送,避免配送人員與經營者和消費者直接接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三)倡導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提供保障。中央廚房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加強本單位場所和人員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強化社會責任,提倡具備條件的單位隨時開工配餐,保障食品安全和維持價格穩定。
保健食品生產企業
(一)加強原輔料管控,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原輔料質量應與批準的配方及產品企業標準相一致。對于以動物組織器官為原料的,要索取相關的品種鑒定報告及檢驗檢疫證明;對于原輔料來源武漢供貨商的,要暫停采購,更換其他供貨商。
(二)嚴格按照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進行生產,生產車間凈化級別要滿足生產加工保健食品需要,定期監測各生產操作間微生物指標;直接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觸的人員,做好清潔消毒防控工作;原輔料入場前在脫包環節進行必要的消毒滅菌;保健食品出廠做到批批檢驗。
藥品生產企業
(一)原輔料和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方面。具有合法來源并與注冊或備案一致;嚴把原輔包入廠驗收關,堅決杜絕使用不合格或無合法資質原輔包;嚴格管理中間產品及包材存儲,做好相關驗證。物資交通運輸(含省際交通)、職工返程、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大宗商品物流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可及時聯系市市場監管局協調解決。
(二)加強生產管理。規范關鍵區域人員工作行為;采取措施防止混淆、污染或交叉污染;對生產設備及器具進行清潔、滅菌;查驗生產設備及器具的狀態標識,校準稱量設備;記錄工藝執行與批生產情況等。
(三)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確保企業嚴格按照GMP規范組織生產;嚴把產品檢驗放行關,查驗產品的審核、放行,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和未經檢驗產品流向市場;加強偏差管理、OOS、變更管理;檢驗、記錄及報告物料及產品情況;加強實驗室管理。
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并做好員工健康防護。對進行無菌生產的企業,在潔凈車間作業的人員,應按照法規要求進行人員健康查體。
(二)進行無菌生產的企業恢復生產前,要對潔凈車間進行調試檢測,使其達到規范標準要求。
(三)嚴格執行《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無菌醫療器械現場檢查指導原則》等標準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四)對員工因“假日綜合癥”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加以預防和控制,避免因人為誤操作而引起的安全生產事故。
化妝品生產企業
(一)企業責任人要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質量安全管理各項制度,保證出廠化妝品的質量和衛生安全。
(二)強化人員衛生健康、產區環境、生產場所、設備設施等管理。對密閉生產區內人員密度較大的車間,要減少人員聚集度。要采取措施固定員工隊伍,減少人員流動情況,保證員工健康情況可監測、可管控。
(三)做好消殺用品的供應和儲備工作。制定并嚴格執行滅殺措施,嚴把人流、物流防控污染關。做好員工安全防護用具的充分供給,保障員工的健康安全。所有防控措施,要有記錄,保證防控措施和效果的可追溯性。
特種設備生產企業
(一)落實關于疫情防控時期“加強風險研判和隱患排查,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風險可控”的要求。
(二)對全市復工復產保障疫情應急物資生產的企業需要辦理特種設備開工告知、使用登記、定期檢驗等業務開通綠色通道,指導協助企業辦理相關業務,確保復工復產企業特種設備正常使用。
計量生產企業
(一)開通疫情防控期間計量設備檢測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期間的復工企業計量設備檢定校準需求,及時受理,特事特辦,依企業需求安排相關計量專業人員上門服務。
(二)設立疫情防控收發窗口,對專業疫情防控計量設備(如額溫計、紅外測溫儀等),第一時間負責受理計量設備檢定業務,即送即檢,并提供技術咨詢服務。
(三)提供《體溫計使用說明》,指導正確使用各類常用體溫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疫情防控期間,濟南不同類型的企業,復工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藥品生產企業復工的要求包括加強生產管理、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補償流程
2021-01-26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女子不堪家暴提離婚遭丈夫劈16斧砍斷腳筋,故意傷害怎么處罰
2021-02-14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基準價
2020-12-27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勞動關系沒有終止仲裁時效有幾年
2020-12-18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哪些人不享受動遷安置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