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相法律的規定,患者或者疑似患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疫情期間如果就業受到歧視,可以向有關部門舉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六條?國家和社會應當關心、幫助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時救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
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傳染病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該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二、關于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行為的認定與處罰
司法實踐中,認定行為人是否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從傳播傳染病病原體的范圍看,是指故意傳播突然發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病原體,如故意傳播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病原體。
2.從犯罪主體看,雖然包括任何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很難想像此類犯罪行為可能由突發傳染病患者故意“以身實施”。事實也是如此,從非典疫情發生到現在,還沒有發現一起所謂非典患者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的案件。從這一點看,解釋的此項規定顯然不是針對非典患者的。
3.從行為人的主觀看,行為人必須明知自己所要投放或傳播的突發傳染病病原體會導致重大傳染病疫情擴散,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的發生。
4.從法律責任看,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在城市、鄉村造成重大傳染病疫情大面積擴散,危及眾多人生命健康安全,甚至直接造成不可預估的眾多人死亡,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根據刑法的規定,應當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解釋把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的行為明確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僅反映立法原意,而且完全正確并十分必要。因為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傳播的速度極快,對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極大,其危害后果要比用刀、槍故意殺人或者以爆炸物實施恐怖襲擊的危害要大得多。向人群、公共場所或者公共水源故意投放、傳播這種病原體,無異于用生化武器襲擊社會。甚至一國對他國使用武力,有的也以他國非法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病毒、細菌等生化武器為口實,就表明傳播這種病原體對社會的威脅或危害之大。從國外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看,無論是在國際刑法中,還是在其他國家的刑法中,也都將使用與突發傳染病病原體相同或者相似的細菌、病毒等毒物危害公眾身體健康或生命安全的行為,認定為最嚴重的罪行之一。我國刑法當然也不例外。因此,解釋把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的行為明確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僅反映了對保護公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視,也是預防犯罪、震懾犯罪和體現司法解釋的前瞻性和包容性的需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可提起交通事故訴訟的條件
2021-01-12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因土地賠償村民阻擋施工違法嗎
2021-01-13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上下班工傷鑒定標準范圍
2021-02-13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交通事故全責無力賠償怎么處理
2020-11-17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