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有關回避的相關規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院處理刑事案件的,適用刑事訴訟法回避的規定,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要自行提出回避。
第二十四條?檢察人員在受理舉報和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有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或者第三十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提出回避;沒有自行提出回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決定其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其回避。
第二十五條?檢察人員自行回避的,應當書面或者口頭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
第二十六條?人民檢察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依法申請回避的權利,并告知辦理相關案件的檢察人員、書記員等人員的姓名、職務等有關情況。
第二十七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應當書面或者口頭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并說明理由。口頭提出的,應當記錄在案。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條的規定要求檢察人員回避的,應當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人民檢察院經過審查或者調查,認為檢察人員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作出回避決定;不符合回避條件的,應當駁回申請。
刑事回避制度的分類
(1)根據回避適用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司法人員回避制度與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司法人員,不得參與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非司法人員回避制度指鑒定人、書記員等人如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其它特殊關系的,不得參與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
(2)根據回避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偵查、檢察、審判等人員發現自己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提出不參加該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申請回避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本案的辦案人員或其他訴訟參與人具有法律規定的回避情形之一的,向有關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不參加或退出本案訴訟活動的訴訟制度。指令回避指應當回避的人員,本人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的,有關組織或個人一經發現應當決定其回避的訴訟制度。
(3)根據回避理由的不同,可分為有因回避制度和無因回避制度。顧名思義,有因回避制度是一種附理由的回避制度,該制度要求訴訟各方提出回避申請時,必須說明理由,由有關組織或個人進行裁決,該項申請被同意后,被申請者則不得參與或退出該案的訴訟活動;無因回避制度則是一種不附理由的回避制度,只要當事人一方提出回避申請,該回避申請就必須被接受,被申請人就應回避。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檢察院處理刑事案件的,適用刑事訴訟法回避的規定,檢察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要自行提出回避。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沒到期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12先交首付再簽購房合同合理嗎
2020-12-13職稱評定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0-11-16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法律對于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