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權的行使必須經過法院認可嗎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代位權是指當債務人怠于行使債務追索權時,債權人直接起訴債務人的債務人,并要求其還債的一種訴訟活動。
2、《合同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3、仲裁是根據當事人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自愿將其爭議提交由非司法機構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進行裁判,并受該裁判約束的一種制度。仲裁活動和法院的審判活動一樣,均是解決民事爭議的方式之一。
4、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仲裁必須是雙方當事人事先約定的。沒有約定,是不能適用仲裁處理民事爭議問題的。而代位權訴訟,當然是法院進行的,當然是不可能經過三方事先約定的。所以,代位權訴訟,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解決,而不能通過仲裁程序解決。
行使
1、代位權的行使主體
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主體是債權人本人,并且由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代債務人之位行使。當某一債權人已行使代位權后,其他債權人不得就同一權利再次行使代位權。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將債權人作為共同原告。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時候,應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如果違反此項注意義務造成損失,應負損害賠償的責任。
2、債權人代位權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行使。
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方式有訴訟方式和徑行方式兩種。我國《合同法》中規定只能通過訴訟方式,這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限制性規定。因為只有通過法院裁判方式才能有效防止債權人濫用代位權,隨意處分債務人的財產,不當侵犯債務人及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也能避免債權人與其他未行使代位權的債權人、債務人以及第三人之間因代位權的行使產生糾紛。
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4條規定,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3條的規定提出代位權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15條規定,債權人向人民法院起訴債務人以后,又向同一人民法院對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符合本解釋第13條的規定和民事訴訟法第108條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受理;不符合本解釋第13條規定的,告知債權人向次債務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訴。受理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在債權人起訴債務人的訴訟裁決發生法律效力以前,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5項的規定中止代位權訴訟。第16條規定,債權人以次債務人列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債務人為第三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為初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
3、債權人代位權行使的范圍,以保全債權的必要范圍為限。
a.如果債權人行使債務人的一項權利,已經足以保全自己的債權不應就債務人的其他權利行使代位權。以保全債權的必要為限,即通過代位行使所能獲得的權利價值應與所保全的債權價值相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1條規定:“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次債務人是指債務人的債務人。代位權
b,《合同法》第73條第二款第1句規定:“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庇纱丝芍谖覈F行法中代位權的行使范圍僅僅限于債務人的“到期債權”。這一點表明了我國《合同法》該項規定的欠缺。事實上,代位權的行使范圍除了債權外,還應包括以下權利:1、實體上的權利,具體包括物權、物上請求權、形成權、撤銷訴訟、代位權。受領權、繼承恢復請求權、繼承中特留份權利人的扣除權;2、訴訟上的權利,如中斷訴訟失效,提起訴訟、申請財產保全、申請強制執行等權利。
代位權c,債權人代位行使的客體,應是債務人非專屬于本人的財產權利。對于非財產性權利和專屬于債務人本人的權利,不得由債權人代位行使。專屬于債務人本人的權利包括:基于扶養關系、撫養關系、贍養關系、繼承關系產生的給付請求權和勞動報酬、退休金、養老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因身體、健康、名譽、自由受侵害而發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0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國企如何編制改制方案
2020-12-26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