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避的種類
《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了兩種回避的方式,即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此外,還包括指令回避。
1、自行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時,主動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28條確立了自行回避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公安司法人員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的人為因素,使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自覺退出訴訟活動。
2、申請回避,是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們所在的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公安司法人員回避,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這一權利。按照我國1996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具有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因而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一樣,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3、指令回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遇有法定的回避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回避,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組織或行政負責人有權作出決定,令其退出訴訟活動。指令回避是回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行回避和申請回避的必要補充。
二、回避的適用情形
我國民事訴訟中,回避的適用情形主要有:
1、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的近親屬,所以,與本案訴訟代理人有近親屬關系的,也應當回避;
2、審判人員或其他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回避理由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回避種類與適用情形”所進行的解答,希望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更加了解有關“回避”的法律規定,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果您還有更復雜的法律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成立子公司屬于企業分立嗎
2021-03-11論文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10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拆遷房辦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2-26買拆遷安置房應該特別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6集體土地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31我國對于殘疾人拆遷優惠政策都有哪些呢
2020-12-24由于婚姻與繼承關系引起的拆遷糾紛該怎么處理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