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避是否適用機構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回避制度是不適用機構的,適用回避制度的主體包括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回避理由
審判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有權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審判人員接受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或者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有前款規定的行為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前三款規定,適用于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第四十五條?回避申請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二、刑事回避的期間
回避的期間,是指回避適用的訴訟階段范圍。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適用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等,因而適用于偵查、起訴和審判等各個訴訟階段。
《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規定:開庭的時候,審判長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根據這一規定,審判長在告知當事人所享有的申請回避權后,當事人即可以申請有關人員回避。換言之,在法庭審判開始以后,審判長應首先向當事人告知申請回避權,然后由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行使這一權利。只有這樣,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審判人員、公訴人等才能被排除出法庭審判過程。刑事訴訟法有關審判階段適用回避的規定,既適用于第一審程序,也適用于第二審程序和再審程序。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偵查、起訴階段回避的程序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為確保回避制度在這兩個訴訟階段得到切實的貫徹實施,偵查人員和檢察人員在偵查、審查起訴活動開始后,即應分別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當事人告知回避申請權。由于偵查與審判不同,訴訟各方在偵查階段難以集中在同一場所進行訴訟活動,因此一般認為偵查階段的回避應以自行回避和指令回避為主,同時兼采申請回避。但與此同時,檢察機關應加強對偵查程序合法性的監督。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官如果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應自行主動回避。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如果發現某一檢察官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的,可以指令其回避。同時,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當事人各方也可以向檢察機關提出要求該檢察官回避的申請。對于案件已被決定移送法院審判的,當事人在開庭后也可以要求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官回避。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回避制度是不適用機構的,適用回避制度的主體包括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中介公司怎么開
2021-03-02遭遇校園暴力應如何應對
2020-12-21交警行政復議有用嗎
2021-01-06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反擔保抵押權人是誰
2020-12-06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7保險合同違約金有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