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的情形
在刑事訴訟活動過程中,參與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即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發現負責本案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書記員存在應當回避的情形而沒有自行回避的時候,可以依法向有關機關申請上述六種人員不得參與本案的訴訟活動。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回避的條件是: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主要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處理結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因而也可能影響案件客觀公正地審理..所以他們應當回避,不再參與案件的處理。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由于他們在案件中曾有過這樣的身份,執行過或履行過一定的任務或義務,因而可能對整個案件或案件的某個事實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們再以辦案人員的身份處理該案件,就有可能會影響案件事實的正確認定和公正處理,因而也應當回避。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會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所謂其他關系,是指近親屬關系和利害關系以外的某種關系,諸如交往密切的上下級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等等。另外,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是原合議庭成員的,在案件重新審理時,也應自行回避。
(5)接受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請客送禮,或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也必須回避。如有上述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可提出申請回避。如遇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二、申請回避權是訴訟當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
在訴訟中,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員或勘驗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當事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當事人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不直接享有申請回避權,需要當事人的授權。
司法人員因與案件或案件當事人有某種特殊關系而不得辦理該案件。目的是防止徇私舞弊或發生偏見,以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審理。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刑事案件的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自己處理一些回避問題,這個國家部門都是有著相應的規定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老年人事受哪些醫療照顧?
2021-03-24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