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釋放司法機關對在押的被告人宣布無罪時,解除其被拘禁束縛的狀態,恢復其人身自由的行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無罪釋放有如下幾種情況:
(1)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必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依法訊問時發現其不構成犯罪,均須立即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3)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起訴或者免予起訴的案件,經過審查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時,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并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4)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被告人不構成犯罪,則作出*無罪判決,并在宣告判決后立即釋放在押的被告人。
上述無罪釋放,與如下情況的釋放在法律性質上是不同的:
(1)人民法院根據免予刑事處分的判決,對在押被告人予以釋放;
(2)人民檢察院根據免予起訴的決定,對在押被告人予以釋放;
(3)司法機關根據情況將在押被告人改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并對其予以釋放。
判緩刑是否當庭釋放
是的,宣判好就當場釋放了
緩刑的執行程序是:由法院宣告緩刑后交有關機關執行。由于各國司法機關的體制和緩刑的內容不同,執行的機關也有區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原審法院或其委托的其他法院負責緩刑的執行。法院內設專門的執行法官或緩刑監督官,罪犯應定期與緩刑監督法官聯系,報告情況,這一類占絕大多數。另一類是由特設的保護觀察機關執行,由原審法院指導。美國、日本等少數國家設有這樣的機關。此外,我國的緩刑由公安機關負責執行。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規定,宣告緩刑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應將判決書、執行通知書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將罪犯交由所在單位或基層組織予以考察。
對于被判處緩刑的罪犯,在宣告緩刑時,應同時宣告緩刑的考驗期。根據我國刑法第73條的規定,拘役的緩刑考驗期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個月;有期徒刑的緩刑考驗期限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緩刑的考驗期限,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判決確定之日,是指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對犯罪人已先行羈押,羈押的期間也不計算在緩刑考驗期限的時間之內,更不能將先行羈押的期間折抵緩刑考驗的時間。
當庭釋放的標準是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判定的,無法根據某些人的意志隨意改變。如果被判為當庭釋放后還需要到法院履行相關的手續和程序才能離開,否則是不能離開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是否為之前債務承擔責任
2021-03-16股權、股權轉讓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形式
2020-12-22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離婚夫妻債務分割的法律認定
2021-02-08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車撞自家人保險賠不賠及其依據是什么
2021-02-05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汽車刮蹭怎么申請理賠
2021-03-18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原頒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如何處理
2021-02-21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