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進行企業股權轉讓的時候,是會經常涉及到稅收的問題的,也是必須要依法進行納稅的。那么,企業股權轉讓印花稅是如何進行計算的呢?企業股權轉讓的時候還有什么其他的稅務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企業股權轉讓印花稅
目前,股權轉讓繳納印花稅主要分兩種情況:
1、根據財稅[2005]11號文件規定,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按照“股權轉讓書據”交納印花稅。2007年5月30日,該稅率已經由1‰調整為3‰。
2、根據國稅發[1991]155號文件規定,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即除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以外的股權轉讓合同,按照“產權轉移書據”,按所載金額的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
二、企業股權轉讓的其他稅務
外商投資者境內企業股權境外交易也應繳納印花稅。
根據財稅【1988】255號、國稅發【1991】155號文件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領受本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其在華機構等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上述憑證無論在中國境內或者境外書立,均應依照條例規定貼花。印花稅暫行條例列舉征稅的合同在國外簽訂時,不便按規定貼花時,應在帶入境內時辦理貼花完稅手續。
并且外商投資者境外交易股權只是在境外付款,必須在境內辦理審批和變更登記手續。所以該股權轉讓協議應該在帶入境內時按規定的稅率貼花。
目前,與股權轉讓的稅收政策包括流轉稅、所得稅和行為稅三類,分稅種就征收或暫免征作了明確界定。
A、營業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規定,自 2003年1月1日起,對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征收營業稅。對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B、企業所得稅
(一)一般政策規定根據新《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規定:“轉讓財產收入,是指企業轉讓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債權等財產取得的收入。”因此企業轉讓股權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的收入總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同時《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六條規定:“企業轉讓資產,該項資產的凈值,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其中凈值,是指有關資產、財產的計稅基礎減除已經按照規定扣除的折舊、折耗、攤銷、準備金等后的余額。(《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四條)
舉例:某公司將長期持有的W公司長期股權投資出售,共得價款15.8萬元,存入銀行;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為15.2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158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152000
投資收益6000
據此,該公司計算股權轉讓所得為158000-152000=6000元。
(二)重組業務中股權轉讓的涉稅處理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重組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59號)
1、股權收購、股權支付的概念。
(1)股權收購:是指一家企業(以下稱為收購企業)購買另一家企業(以下稱為被收購企業)的股權,以實現對被收購企業控制的交易。收購企業支付對價的形式包括股權支付、非股權支付或兩者的組合。
例如:A公司與B公司達成協議,A公司收購B公司60%的股權,A公司支付B公司股東的對價為50萬元銀行存款以及A公司控股的C公司10%股權,A公司收購股權后實現了對B公司的控制。在該股權收購中A公司為收購企業,B公司為被收購企業。
(2)股權支付:是指企業重組中購買、換取資產的一方支付的對價中,以本企業或其控股企業的股權、股份作為支付的形式。
2、股權收購交易的所得稅處理方式
(1)一般性稅務處理:
①被收購方應確認股權轉讓所得或損失。
②收購方取得股權或資產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
③被收購企業的相關所得稅事項原則上保持不變。
(2)特殊性稅務處理: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選擇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
①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且不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
②被收購的股權不低于被收購企業全部股權的75%。
③企業重組后的連續12個月內不改變重組資產原來的實質性經營活動。
④收購企業在該股權收購發生時的股權支付金額不低于其交易支付總額的85%。
⑤企業重組中取得股權支付的原主要股東,在重組后連續12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取得的股權。
特殊性稅務處理規定:即暫不確認股權轉讓的所得或損失。
①被收購企業的股東取得收購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被收購股權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②收購企業取得被收購企業股權的計稅基礎,以被收購股權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
③收購企業、被收購企業的原有各項資產和負債的計稅基礎和其他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
3、舉例
分析相關資料:2008年9月,A公司發布重大重組預案公告稱,公司將通過定向增發,向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B公司發行 36?809 萬股 A 股股票,收購其持有的C公司50%的股權。增發價7.61元/股。收購完成后,C公司將成為A公司的控股子公司。C公司成立時的注冊資本為856?839?300元,其中D公司的出資金額為 214?242?370 元,出資比例為 25%,B公司的出資金額為642?596?930 元,出資比例為75%.根據法律法規,B公司承諾,本次認購的股票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 個月內不上市交易或轉讓。
相關的企業所得稅處理分析
(1)業務的性質此項股權收購完成后,A公司將達到控制C公司的目的,因此符合通知規定中的股權收購的定義。
(2)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適用盡管符合控股合并的條件,并且假設所支付的對價均為上市公司的股權,但由于A公司只收購了C公司的50%股權,沒有達到75%的要求,因此應當適用一般性處理:
①被收購企業的股東:B公司,應確認股權轉讓所得。
股權轉讓所得=取得對價的公允價值-原計稅基礎=7.61×368090000-856839300×50%=2372745250元假設B公司適用25%稅率,因此其股權轉讓應納的所得稅為:2372745250×25%=593186312.5元。
②收購方:A 公司取得(對C公司)股權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即:2801164900元(7.61×368090000)。
③被收購企業:C公司的相關所得稅事項保持不變。
如果其它條件不變,B公司將轉讓的股權份額提高到75%,也就轉讓其持有的全部C 公司的股權,那么由于此項交易同時符合財稅[2009]59號文件中規定的五個條件,因此可以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
關于企業股權轉讓印花稅的政策,其實是以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為依據的。另外,在進行股權轉讓的時候,除了需要進行繳納印花稅,還需要進行繳納企業所得稅以及營業稅等稅費。在進行繳納的時候,每種稅費的繳納比例和政策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瑕疵股權轉讓價款約定不明時,該如何認定?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公司股權轉讓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人員侵權他人的如何賠償
2020-11-25傷害罪法庭怎么判
2020-11-07工會組織工傷認定時效是多久
2021-01-04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出軌離婚賠償怎么算
2020-12-28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車禍出院要開哪些證明,賠償責任怎么劃分
2021-01-25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