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證人的責任。在一般保證的借款合同糾紛中,保證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代為履行償還貸款本息及其他費用的義務。根據《擔保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一般保證人在主合同糾紛未經審判或者仲裁,并就債務人財產依法強制執行仍不能履行債務前,對債權人可以拒絕承擔保證責任"的規定,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在訴訟中的地位一般是第二被告,并且,只有當主債務人在法律文書生效后,法院依法強制執行其財產仍不能清償全部款項時,一般保證的保證人才能產生代為償還的義務。這就是一般保證人的"檢索抗辯權"或稱"先訴抗辯權"。但是《擔保法》第17條第3款又規定了三種例外情況:
(1)債務人在住所變更,致使債權人要求其履行義務發生重大困難的;
(2)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中止執行程序的;
(3)保證人以書面形式放棄檢索抗辯權的。只要具備其中一種情況,一般保證的保證人就不得行使檢索抗辯權。
在連帶保證中,貸款人不償還貸款本息的,法院即可以強制執行作為第一被告的借款人的財產,也可以強制執行作為第二被告的保證財產《,擔保法》第18條第2款規定,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依據這一規定,從理論上講,貸款人既可以將借款人作為第一被告,保證人作為第二被告,也可以將借款人、保證人單獨作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從審判實踐上看,除非出現借款人破產、撤銷、注銷、下落不明等情況,貸款人不宜僅起訴保證人,仍應將借款人作為第一被告、保證人作為第二被告提起訴訟。這是因為,法院在審理擔保借款合同糾紛時,要查清某些案件事實,如貸款人是否按時匯付貸款,借款人是否已歸還借款本金和利息,主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主合同雙方當事人是否存在相互串通,騙取保證人提供保證等,都應有借款人參加。否則,不利于查清事實,正確裁判案件。因此,當貸款人將保證人單獨作為被告提起訴訟時,如不存在上述情況,法院應追加借款人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2、抵押人的責任。在抵押擔保合同糾紛中,借款人不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日期履行還款義務時,貸款人有權將該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該抵押物的價款優先受償。抵押人喪失對抵押物的所有權或處分權。
3、出質人的責任。在質押借款合同糾紛中,借款人不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日期履行還款義務時,貸款人有權將質押動產折價或拍賣、變賣,或者將質押權利兌現、轉讓,所得價款先受償。出質人喪失質物的所有權或處分權,或喪失債權、股東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
以上就是借款中擔保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案件結案有新證據怎么辦
2020-12-28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二房東跑了房東來收房,租客怎么辦
2021-02-10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公司股權回購法定事由有哪些
2021-02-09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玩忽職守導致公司受損被辭退怎么維權
2020-12-28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