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受經濟環境影響,自主創業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而加盟創業由于其具有準入門檻低,多方面支持指導,節省人力及資源等優勢,受到眾多待業人員及畢業生的追捧。當前,伴隨著高校畢業高峰的來臨,加盟創業市場又將迎來一輪火熱場景,但是,現階段加盟市場并不規范,加盟糾紛時有產生,尤其是在相關保證金上,常由于加盟商忽視約定條款或缺乏相應證據,使得自身在履約中陷入被動。
押金并非要退還,細看合同最關鍵
2007年8月,孫先生與某品牌管理公司在北京市海淀區簽署某禮品專賣特約經銷合同,期限為1年。孫先生一次性給該公司繳納產品押金2.3萬元后,某品牌管理公司開始供貨。合同到期后,孫先生認為押金是保證合同成立和履行的條件,因此,在雙方合同期滿后,某品牌管理公司應予返還其繳納的定金,故訴至法院,要求該公司支付2.3萬元押金以及必要的交通費。
法院經審理查明,雙方在合同約定某品牌管理公司授權孫先生在河北省青縣開辦區域特約經銷店。孫先生取得特約經銷權,須一次性向某品牌管理公司繳納產品押金2.3萬元,每累計進貨額達到2萬元時,該公司返還押金1000元。此外,孫先生表示在合同履行期間,其進貨不到1萬元,某品牌管理公司表示認可。
法官解析:押金是為保證雙方合同履行而交納的費用,在自己不能履行合同約定時,以該筆金錢彌補合同向對方的損失,因此雙方可以對押金的用途和返還方式進行約定。本案中,雙方明確約定孫先生向某品牌管理公司缺的區域特約經銷權,須一次性向該公司繳納押金2.3萬元并約定該筆押金依據進貨產品價值按比例進行返還。由于孫先生在合同履行期間進貨價值并未達到約定標準,而某品牌管理公司亦不存在違約行為,因此,法院駁回了孫先生的訴訟請求。在日常加盟活動中,部分特許經營企業往往打出免收加盟費招牌,以此吸引眼球,達到簽約目的。但是,在簽訂合同時,企業又設置相關附條件條款,以高額的銷售量對加盟商銷售的業績進行考核,并按銷售比例返還約定的各種名目的保證金、押金,而加盟商卻通常忽視該約定條款,最終導致違反相關規定,使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因此,法官建議,加盟商應對企業的實際經營地進行詳盡考察,樹立風險意識,不要盲目相信企業宣傳,應冷靜思考,并對其他加盟商的經營狀況進行全面了解。從而對自身履行狀況做出客觀評價,此外,對約定模糊的條款應要求特許經營企業在合同中予以書面釋明,避免日后履約過程中產生糾紛。
交納定金需慎重,未簽合同難返還
2009年2月,楊先生到北京某公司考察該公司特許經營的冰激凌項目,后雙方約定由楊先生交付3000元定金,然后待其交納加盟費后再簽訂加盟合同。但后來楊先生認為北京某公司并未按照《商業特許經營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規定向其進行信息披露,故訴至法院,要求北京某公司返還3000元定金并支付交通費及住宿費。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9年2月,楊先生參加了北京某公司開辦的冰激淋浪漫店的開店相關培訓課程,并全權委托該公司為其辦理在知味公司處所購機器設備及原物料的運輸事宜。同日,楊先生與公司簽訂《預留名額申請協議》,雙方約定:楊先生預留定金3000元,預留期限為七天,預留定金不予退還。
法官解析:本案中,楊先生雖主張北京某公司沒有對其披露相關信息,要求返還定金,但該主張并不影響雙方簽訂的《預留名額申請協議》效力,亦不能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預留名額申請協議》的合同性質是定金合同,并不是特許經營合同,北京某公司履行定金合同并無信息披露義務,其只需履行在預留期內為楊先生保留名額即可,而楊先生未在七日內與北京某公司簽訂正式的特許經營合同,其行為已違反《預留名額申請協議》約定,故其要求返還定金3000元的訴訟請求,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在日常加盟活動中,為保證合同履行,在簽訂正式合同前,雙方往往要簽署定金合同,要求加盟商交納一定金額的定金以保障加盟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加盟商多為下崗人員或在校畢業生,缺乏相關經驗,多認為定金合同屬自身履約能力保證,未簽訂正式合同,定金就應返還。但是,我國《合同法》早已對定金合同進行明確規定,即: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
因此,法官建議,簽訂定金合同應慎重,切不可麻痹大意。因為,定金屬金錢擔保,收取定金一方因此基于信任并做出必要準備和支出,所以一旦定金合同生效后,交納方又因自身原因拒絕加盟,提出返還所交納定金,是無法受到法律保護的。
違反保證金約定,追討錢款被駁回
2007年12月,李先生與北京某公司在海淀區簽署了一份《合同書》,合同約定李先生在福建省廈門市銷售該公司擁有的相關品牌折扣系列產品,合同期限為一年。李先生隨后向該公司交納合同保證金、銷售保證金共計25000元,雙方約定合同有效期為一年。合同終止后,李先生向該公司討要其交納的合同保證金、銷售保證金,但均遭拒絕。故李先生訴至法院,要求返還其交納的合同保證金及銷售業績保證金。
法院經審理查明,雙方已在《合同書》中約定:合同保證金在合同有效期內如無損害品牌名譽以及違反本合同相關條款的行為,合同終止時北京某公司給予全額無息退還;李先生每次補貨量按進貨價格不得低于2000元,年進貨額(銷售業績)不得低于15萬元;李先生每累計進貨達2萬元,返還銷售業績保證金1000元,返完為止。然而,李先生在整個合同履行期間,僅進了5000元貨物,李先生對此解釋是因為北京某公司發送貨物與其當初看到的產品不一致,銷售不出去,因此沒有再進貨。但是,李先生無法向法院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明。
法官解析:本案中,雙方已明確對銷售業績保證金及合同保證金的返還約定了條件,雖然李先生的主張有可能導致北京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并對李先生進行相應賠償或補償,但是由于李先生無法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明其所接收的貨物與當初產品不一致,此種情況下,只能依照雙方合同約定條款進行處理,現雙方約定的保證金返還條件并未成就,因此,李先生的主張自然無法得到法院的支持。在日常加盟活動中,部分加盟企業為吸引加盟商加盟,對其許諾優厚待遇及回報,甚至夸大回報率,以此來引誘加盟商投資。許多加盟商往往單純聽信加盟企業宣傳,沖動加盟,并未對合同條款予以仔細研讀,亦缺乏對易爭議條款進行細化約定,故而在加盟糾紛中往往處于被動。
因此,法官建議,加盟商在簽訂加盟合同時,見到保證金相關條款的約定予以充分警醒,并盡可能對產品相應質量標準及履約關鍵條款進行確定性約定。此外,加盟商還應注意,如在履約過程中因產品質量產生爭議時,應及時將產品交由公正部門提存或拒收,避免因證據不足,使自身權益遭受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