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雙方之間不僅僅有個人特有財產、共同財產,還有約定財產。關于夫妻夫妻約定財產,想必是很多人不了解的。那么關于夫妻約定財產的必備條件有哪些?下面,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您整理出來有關夫妻約定財產的必備條件的相關內容。
夫妻約定財產制是指夫妻雙方以契約的形式來商定夫妻雙方的財產歸屬、管理、使用、收益、處分及債務清償的財產制度,是夫妻法定財產的對稱。夫妻約定財產制是夫妻財產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修改前的《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該規定表明 夫妻雙方可以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進行約定,即夫妻雙方可以實行約定財產制,但約定財產制僅僅是法定共同制的一種例外,且約定的范圍、形式以及對第三人的效力問題,法律都沒有明確,在實踐中難以操作。修改后的《婚姻法》,在規定夫妻婚后共同財產制度,個人特有財產制度的同時,根據修改前的《婚姻法》的實踐,對約定財產的規定進行了肯定與保留,同時,作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定。這些條款對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的主體、內容、形式、效力、債務清償、補償請 求權等方面進行較為具體的規定,使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得以較為完善的確立。
夫妻或擬結為夫妻的當事人,訂立財產約定要產生法律效力,必須具備一般民事法律行為成立的有效要件。
第一,當事人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訂立夫妻財產約定的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由于我國法定婚齡大大高于成年年齡,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當事人無論是婚前訂立夫妻財產約定或者婚后訂立夫妻財產約定,都不會涉及未成年問題。當事人在訂立夫妻財產契約時依法當然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同時,當事人一方的男性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不得早于20周歲。
第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意思表示真實是指當事人在意志自由并能確認自己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前提下,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相一致的狀態。意思表示真實的情形下訂立的夫妻財產約定,才能對當事人產生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的內心意志與外部表現不適應,則意思表示不真實。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行為不正當地干涉了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嚴重破壞了意思自治原則,極大地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因此,這些行為導致的意思表示于法于理有悖,不能產生法律上夫妻財產約定的效力。
相信大家在閱讀了上文的內容過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您可以在律霸網站向在線的專業律師進行提問,我們會盡快的回復您的。
延伸閱讀;
夫妻約定財產協議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夫妻約定財產的法律效力
夫妻約定財產故意逃避債務是否是無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簽訂勞動合同生效
2020-11-20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人身保險受益人享有什么權利嗎
2020-12-1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化名的保單有效嗎
2020-11-09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