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訴訟時效屆滿后的催交可以導致中斷嗎?
可以導致中斷,根據民法通則第140條的規定,中斷訴訟時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訴訟(起訴)、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請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承諾)。這些事由區別于中止訴訟時效的事由,都是依當事人主觀意志而實施的行為。訴訟時效的目的是促使權利人行使請求權,消除權利義務關系的不穩定狀態,從而訴訟時效進行的條件是權利人不行使權利,如果當事人通過實施這些行為,使權利義務關系重新明確,則訴訟時效已無繼續計算的意義,當然應予以中斷。
1.起訴。即權利人依訴訟程序主張權利,請求人民法院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起訴行為是權利人通過人民法院向義務人行使權利的方式。故訴訟時效因此而中斷,并從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時重新起算。
2.請求。這里指權利人直接向義務人作出請求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這一行為是權利人在訴訟程序外向義務人行使請求權。改變了不行使請求權的狀態,故應中斷訴訟時效。
3.認諾。即義務人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直接向權利人作出同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基于義務人認諾所承擔的義務,使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新得以明確,訴訟時效自此中斷,并即時重新起算。認諾的方式有多種多樣,包括部分清償、請求延期給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擔保等。
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發生后,已經過的時效期間歸于無效,中斷事由存續期間,時效不進行,中斷事由終止時,重新計算時效期間。但如何確認中斷事由的終止,因事由的性質有別而有所不同:
(1)因請求或同意中斷時效的,書面通知應以到達相對人時為事由終止;口頭通知應以相對人了解時為事由終止。在時效期間重新起算后,權利人再次請求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可再次中斷。
(2)因提起訴訟或仲裁中斷時效的,應于訴訟終結或法院作出裁判時為事由終止;權利人申請執行程序的,應以執行程序完畢之時為事由終止。
(3)因調解中斷時效的,調處失敗的,以失敗之時為事由終止;調處成功而達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時為事由終止。
司法機關在受理相關訴訟案件時,需要進行合法的審查和處理,只要在符合上述規定的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具體情況下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在導致訴訟時效中斷后就可以重新計算訴訟時效的,并合法提出訴訟行為。
最新訴訟時效中斷的計算方法
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都有哪些
訴訟時效中斷司法解釋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是否可以要求子女經常回家探望
2021-01-26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陷入套路貸房產被騙過戶怎么辦
2021-03-11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在合同中分工責任不履行怎么辦
2021-01-30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離職單位扣除招錄費用合法嗎
2021-01-31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