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撤銷的合同情形有哪些
現行法律可撤銷情形可總結為:
1、基于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3、第三方實施欺詐,使合同的一方在上當受騙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而合同的另一方知道該欺詐行為的;
4、一方以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合同的;
5、一方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
6、顯失公平的合同。
7、贈與合同中,動產尚未交付,不動產尚未過戶的,或者受贈人失去生活能力的。
8、附條件贈與合同或遺囑中,受贈人未履行義務的。
值得注意的是:當可撤銷情形出現時,當事人應當積極行使撤銷權,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撤銷合同的訴求,否則超過1年除斥期間的,撤銷權滅失,法院就不予支持了。
二、可撤銷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三)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可撤銷合同是民法中可變更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一種.可撤銷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可撤銷合同的效力取決于當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種相對無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絕對無效的無效合同。合同被撤銷后,合同自始無效。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自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可以撤銷嗎?
合同撤銷權的除斥期間是多久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21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區別
2021-03-04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宅基地房屋要補繳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2拆遷補償協議審批是多長時間
2020-11-20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