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生效的定義條件有哪些?
(1)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所謂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并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合同是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有意識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為,它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當事人必須能夠認識和辨認自己的行為,判斷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必須具有相應的訂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所謂意思表示是行為人將其產生、變更和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為。意識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內心真實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時行為人的意思表示與其真實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情況下,不能僅以行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為根據,而不考慮行為人的內心意思。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也是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當然要件。合同能產生法律效力就在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合法的合同顯然不能受到法律保護,也不能產生當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時,合同不僅應當符合法律,而且在內容上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
二、附條件合同的條件必須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1、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事實,也就是說,條件不是現實存在的,而是屬于尚未發生的客觀不確定的事實,可能實現也可能不實現,條件具有不確定性
2、條件是由當事人設定而非法定的。作為條件的事實必須是當事人自己選定的,是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而不是由法律規定的條件。即它是合同中的任意條款而非法定條款
3、條件必須是合法的。當事人不得以有損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事實或有損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作為合同的附條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如果所附條件違反法律規定,應當認定民事行為無效
4、條件不得與合同的主要內容相矛盾
同生效與合同成立中《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羅馬法曾規定了“同時成立之原則”,認為法律行為的成立與效力同時發生。長期以來,中國立法與司法實踐對合同成立與生效以及相關的合同的不成立與無效未作出嚴格的區分,從而將合同的成立與生效等同起來。其實,如前所述,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當事人訂立了合同,要實現合同產生的權利和利益,就要使合同發生效力;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只有合同成立了才能談得上無效、效力待定、撤銷等問題;合同成立只解決合同存在與否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合同的生效必須要符合條件才能保障此合同是屬于有法律效益,因此,在訂立合同時雙方就要協商好,如果所存在的條款違反了我國的法律規定,那么此合同將會被視為無效,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按合同法來約定清楚。
合同生效條件是什么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有什么區別?
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沒結成婚怎樣證明一方出資進行裝修房產
2021-03-20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出車險后如何處理
2020-12-22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農房保險理賠多久過期
2021-02-28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