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屬于雙方法律行為嗎
贈與合同是指贈與人把自己的財產無償地送給受贈人,受贈人同意接受的合同。
可見,贈與合同須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如果贈與人有贈與的表示,但受贈人并沒有接受的意思,則合同仍不能成立,與饋贈這種單方行為不同。
所以贈與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
此外,原則上受贈人并不因贈與合同而承擔義務,故贈與合同是單務合同。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合同。
二、贈與成立情況下,是否具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情形
贈與行為是一種贈與人無償給與、受贈人獲利的單務無償行為。如果對贈與人不予以特殊的考慮和保護,僅以合同嚴格履行原則苛責贈與人而不考慮其經濟上的損失,又顯失公平。因此,法律賦予贈與人有條件撤銷贈與的權利。這種救濟有任意撤銷和法定撤銷區別。任意撤銷權是指在贈與標的物未交付或登記轉移之前,對贈與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我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可見,一般情形下,贈與人在未交付贈與物前可以基于自己的意思任意撤銷贈與而無需承擔法律責任。法定撤銷權是指贈與物已實際交付的,如果出現以下法律規定的事由,贈與人或其繼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可撤銷該贈與。
法定撤銷事由主要有:
(1)贈與附義務,而受贈人不履行義務的;
(2)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的;
(3)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的;
(4)因受贈人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一經撤銷,受贈人對贈與財產的接受和占有即失去法律依據,即便贈與財產已經交付或登記轉移給受贈人,撤銷權人仍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三、為什么贈與是雙方法律行為而遺贈是單方法律行為?
因為贈與的話,被贈與人還是可以拒絕的。贈與行為真正想成立的話必須有被贈與人的同意。也就是說雙方達成和議。而遺贈,想要拒絕也沒辦法找到遺贈人。雖然被遺贈人可以放棄接受遺贈的權利,但是,很顯然,遺贈的成立是以遺贈人的意思表示為基礎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時間不能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1行政處罰發案到立案多長時間
2021-02-19煤礦死亡一人如何處理
2020-11-20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