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確定房屋欺詐合同?
1、購房合同欺詐之一:虛假廣告宣傳誤導消費者
商品房特別是期房銷售過程中,廣告往往是引起消費者購買欲并作出購房決定的促成因素。《廣告法》規定廣告內容必須真實,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開發商發布虛假的廣告信息,無疑是以虛假信息誘使對方作出意思表示的欺詐行為。開發商交付的房屋達不到合同或者廣告中承諾的事項的,應當認定為欺詐。
2、購房合同欺詐之二:商品房開發證照不全且沒有告知消費者
商品房開發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辦理各種審批手續,依法取得各項批準證書后才能開工建設銷售,證照不全的建設項目因其不合法,通常不能為購房者辦理權屬證書,不僅直接導致購房者的購房目的不能實現(無法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書和所有權),而且對社會穩定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危害甚大。依法開發、照章開發,是法律賦予開發商的義務。開發商沒有依法取得開發工程所需的各種證照且沒有如實告知消費者,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又不能補辦相關手續的,不僅違反了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的有關行政法規,同時因沒有履行自己的告知義務,也構成對消費者的欺詐。
3、購房合同欺詐之三:房屋面積縮水
房屋面積減少,開發商將可能直接侵占消費者的財產(缺少部份的資金)。由于房屋建筑強調嚴格按圖施工,因此,面積短少,只能是開發商故意所為(因政府規劃改變除外)。考慮到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的復雜性,《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已經設定的3%的誤差允許值,對于短少面積超過允許值范圍的,應當認定為構成欺詐。
4、購房合同欺詐之四:商品房因施工或裝飾材料等引起的質量糾紛
房屋建設和裝修涉及的用材種類繁多,各種材料優劣及價格相差懸殊,工程施工中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情形屢見不鮮。這種行為不僅造成房屋及裝修質量低劣,使買賣雙方的利益明顯不對稱,消費者受到巨大的利益損失,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到住房的安全。這種情形可以分別處理:如果材料低劣但不影響房屋的整體安全和使用的,對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部份(如使用劣質地板),可以判決雙倍賠償;如果使用的基本建材存在質量缺陷,導致房屋存在安全問題并難以修復的,應當判決按整套房屋的價格雙倍賠償。
綜上所述,在簽訂房屋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房屋的真實性,避免被不法商家欺騙,造成消費者不必要的損失。有些不法商家會對外進行虛假廣告的房屋宣傳,誤導消費者,消費者通過這些虛假廣告從而引發購房的欲望,對消費者傷害巨大,所以消費者需要千萬注意房屋信息的真實性。
購房合同欺詐情形
對消費者進行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在房屋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常見的欺詐類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怎么寫才有效
2021-03-01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私刻1個公章罪立案標準
2021-02-19套路貸報案立案條件
2021-01-31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