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旅游合同哪些條款應該拒絕
一、中途臨時性退團團費一律不退
根據《旅游法》規定,旅游行程結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組團社應當在扣除必要的費用后,將余款退還旅游者。《合同法》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本條款未考慮旅游者單方解除合同的原因,也未合理分配合同解除后雙方的責任,既違背了公平原則,也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
二、飛機故障產生額外費用應分攤
因交通延誤、戰爭、大風大霧、政變、罷工、自然災害、飛機故障、航班取消或更改時間等不可抗力原因所致的額外費用,旅行社不予承擔。在旅游合同中,這一規定一直存在。但其實在旅行中出現這些問題,產生的額外費用應該旅行社和旅游者分擔。
據了解,交通延誤一般認為不屬于不可抗力。這一條款擴大了不可抗力的范圍,也就擴大了旅游經營者的免責事由范圍,加重了旅游者的負擔,有違公平原則。對于戰爭、政變、罷工、自然災害、飛機故障、航班取消等不可抗力事件,《旅游法》第67條規定,危及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旅行社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費用,由旅行社與旅游者分擔。造成旅游者滯留的,旅行社應當采取相應的安置措施。因此,本條款不符合《旅游法》風險分擔的立法原意,違背公平原則,屬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
三、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財產損失應賠償
旅行合同常規定一條:請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如有財物丟失,旅行社不承擔責任。這種約定是不公平的,也是旅行社逃避責任的。
根據《消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簽訂旅游合同對于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有著法律上的保障,所以對于當事人來說如果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的權益維護就會導致自己的問題無法解決,所以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的合法權益的保障在有關的合同中有著明確規定,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簽訂旅游合同,哪些條款應該拒絕?
旅游合同中的責任承擔
旅游合同簽訂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保險欺詐包括哪些行為
2021-02-2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是什么
2021-01-17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臨街住宅做經營,是按照住改非拆遷嗎
2020-11-20企業拆遷補償申請報告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