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附隨義務通常表現為哪些?
我國《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從這一條可以看出,附隨義務至少具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通知義務、協助義務與保密義務。下面將分別闡述這三種義務以及其他附隨義務。
二、特點
通說認為,附隨義務的形成,其理論基礎為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起源于羅馬法中的誠信契約和誠信訴訟,《德國民法典》第一次將誠實信用原則規定為債法的基本原則,為法官解釋及補充合同當事人權利、義務提供了法律前提。在現代民法中,誠信原則被奉為民法的最高原則,有“帝王條款”、“超級調整規范”之稱。為了平衡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法的公平正義精神,當合同所約定的內容不能通過合同解釋的方法加以明確時,法官應依誠信原則,對合同義務予以擴張,以補充合同內容,使合同當事人的合同利益和人身、財產安全得到周全保護。誠信原則偏重于以社會利益為本位,彌補了合同自由原則以個人利益為本位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乃至當事人事實上的不平等等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達到衡平當事人的利益,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精神的目的,它是道德價值在法律上的具體化。誠信原則是附隨義務的理論基礎,附隨義務是誠原則在合同法領域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
附隨義務具有可變性和不確定性,因而合同當事人很難在合同中約定附隨義務的內容,而誠實信用原則的內容具有抽象性和效力的強制性,從而為確認與履行擴延合同義務提供了相應的模式。誠實信用原則使得合同中當事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從給付義務擴張到以前僅停留在道德層面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甚至還擴張到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即特定合同一經成立,不但在當事人之間發生權利義務關系,同時債務人對于與債權人具有特殊關系的第三人,亦負有照顧、保護義務,從而在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產生了一種以誠實信用為基礎,以照顧及保護等附隨義務為內容之法定債之關系[16].在誠實信用原則的指導下,先合同義務、履行中的附隨義務及后合同義務相繼確立,使附隨義務有了完整的理論基礎。因此誠實信用原則既是擴延合同義務產生的源泉,也是確認和[判斷擴延合同義務的依據。
為了確保當事人雙方的合法權益,雙方也是會在與對方進行約定后簽訂相應的合同,同時也要在合同中寫明各自的權利已經應履行的義務,如果在合同履行期間出現了任何的違約或者違反國家法律的情況后,該合同也是屬于無效合同,當事人也是不需要再繼續履行規定義務的。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是違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有哪幾種
2021-01-20拆遷辦可以做行政訴訟被告嗎
2021-01-02涉外婚姻該如何辦理結婚證
2021-03-10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壽險投保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2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