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劃分依據是什么?
劃分標準:當事人是否可從合同中獲得利益。
1、當事人應盡的注意義務與責任不同。有償合同的債務人應盡較高的注意義務,其責任較重,應對故意和一切過失負責;而無償合同的債務人則負較輕的注意義務,僅對故意或重大過失負責。
2、對締約人的要求不同。有償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則要經其代理人的同意;而對純獲利益的無償合同,限制民事行為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訂立合同。
3、可否行使撤銷權不同。如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請求撤銷該無償行為。如債務人將其財產有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只有在其轉讓價值明顯不合理且受讓人故意時,債權人方可請求撤銷該行為。
4、有無返還義務不同。如果無處分權人通過有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該財產的,原則上對于原物所有人不負返還義務;若通過無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原物存在時,第三人負有返還原物的義務。
二、有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1、當事人民事行為能力
在有償合同中,原則上要求當事人雙方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否則就會影響到合同的效力。
2、當事人承擔義務和責任
在有償合同中,行為人承擔著較重的義務與責任。一般來說,有償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承擔抽象輕過失責任,也就是說,有償合同的當事人應對故意、重大過失、具體輕過失、抽象輕過失等一切過錯負責。
3、合同受益人之權益法律保護程度
法律對有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比無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較高。如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的一個條件就是受讓人依有償法律行為受讓動產的占有,如果該受讓人系依據無償法律行為而受讓動產的占有,則其不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動產的所有權。這說明法律對無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遠比對有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要低。
綜上所述,從合同當事人能夠從合同中獲取利益角度看,合同可以分為有償和無償合同,這也是合同的基本分類辦法。有償和無償合同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是否有回報、在有無撤銷權方面都有差異。有償合同中,一方提供有償服務和產品,對方要支付報酬。
贈與合同是有償合同還是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的區別
什么是有償合同、法律效力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無效后的期待利益怎樣認定
2021-03-24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家暴怎么處罰
2020-11-07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出資人可以要回房子嗎
2021-03-18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