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占有改定金錢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讓與人與受讓人達成移轉動產所有權的合意。一般通過買賣或讓與擔保的設定,使受讓人取得動產的所有權。
2、讓與人成為占有媒介人,從而繼續占有動產。動產所有權雖已轉讓于受讓人,但讓與人仍然是動產的現實直接占有人,占有改定的產生在于經濟實踐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混合交易,所有權人將一項動產出賣給買受人,而買受人同時又將該物出租給出賣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出賣人既可以獲得賣價,又可以獲得使用該物的權利;而買受人既可以獲得物的所有權,又可以獲得租金。同時滿足雙方當事人的需要,將法律關系簡化,確定為占有改定制度。可見,受讓人之所以同意以占有改定方式受讓該動產,在于能使讓與人繼續直接占有、使用該物;如讓與人以占有改定方式繼續間接占有,則此目的難以實現,只能成立指示交付。
3、通過特定契約使受讓人獲得間接占有。此處的特定契約并非訂立單純的無法律關系存在的間接占有契約,而是達成租賃、借用、保管、讓與擔保等特定法律關系的合意,否則,抽象的改定不能使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故不能使其取得所有權。特定契約標志著占有媒介關系的產生,讓與人正是基于特定契約才得以繼續占有已經出讓的動產。就占有改定的效力而言,它雖然作為觀念交付的一種,但仍是交付方式之一,應產生與直接交付相同的效果,標明物權的移轉。雖然占有改定的公示性欠缺難以反映出權利真相,但在與物權移轉相關的風險負擔上卻與直接交付的處理原則相同。雖然讓與人仍然繼續占有動產,但當動產非因為讓與人的過錯而滅失時,由于受讓人是真正的權利人,此時風險責任應由其承擔。風險責任移轉的時間,應界定在雙方合意達成占有改定的契約生效之時。假若該契約無效,則不產生占有改定的效力。
二、占有改定的概念
占有改定是觀念交付的一種。財產出讓人將其特定財產讓與他人,同時又與受讓人約定債權關系并依此仍保留對該財產實際占有的復合法律行為。占有改定通過讓與財產的物權行為和約定占有的債權行為形成了雙重占有:出讓人對物的直接占有和受讓人對物的間接占有;同時又意味著完成了兩次擬制交付:基于物權變動的交付和基于債務(如租賃)履行的交付。這一過程雖不含有實際交付內容,但卻具有物權變動和履行交付的雙重法律意義。占有改定制度源自德國民法,后為許多大陸法國家的民法所確認,它為現代社會民事活動提供了靈活便利的交易形式。
三、占有改定的效力
(一)第三人
1、出賣人的債權人。包括一般債權人和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對于一般債權人而言,所有權人能夠根據物權的支配力,排除他們對該物的任何請求。買受人已經取得所有權,此物已經不是出賣人的財產,出賣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一般債權人時,該物非為擔保;出賣人破產時,該物不屬于破產財產,所有權人能夠行使取回權。對與出賣人定有買賣契約買受該動產的特定第三人,根據物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物上,同時該物為債權的給付標的物時,物權對于債權具有優先力。所有權人得直接支配該物,在請求標的物的現實交付,債權人不得為異議。但該物已由債權人請求法院扣押時,所有權人能否對抗,則有不同意見。債權人所信賴的是債務人的財產狀況及其清償能力,此時債務人的財產應為債務人的實有財產,債務人占有他人的物不應該包括在內。而且法院的扣押,不具有替代占有轉移于債權人的效力,債務人未為交付或替代交付,第三人也未取得直接或間接占有,不適用善意取得。
2、不法行為人。占有改定取得該動產的買受人為所有權人,可以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該動產,任何人不得妨害。第三人侵奪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返還該動產。第三人損毀該動產時,所有權人可以請求賠償。第三人妨害該動產時,可以請求妨害的預防。
3、直接占有人的繼承人。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權利,不得超過被繼承人享有的范圍,被繼承人財產上的負擔也拘束繼承人。因而所有權人如同直接占有人,不管繼承人是否善意,都可以向繼承人主張物權。在直接占有人為法人時,法人分立、變更的,所有權人可以向分立、變更后的法人主張物權的效力。
4、惡意從出賣人處受讓該動產者,包括受讓所有權和取得質權的第三人。惡意從直接占有人受讓物權并取得物的占有者,該轉讓未取得所有權人同意,為無權轉讓,該第三人不得對所有權人主張取得所有權。根據物權變動的公示要求,在于使第三人知曉該物權的變動,因而謹慎交易,避免受到物權的支配力、排他效力、優先效力的不當侵害。使外人知曉的方式,動產的交付是其中的一種。但是其于因交付公示之外,使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者,即使沒有物的現實轉移,也已具有公示所應有的功效--使第三人知曉物權的變動,足以警醒第三人,使其為正常的交易。因而此時第三人沒有保護的正當理由,不得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
(二)不得對抗第三人
不得對抗第三人即為善意取得動產的第三人,包括取得所有權及質權的人。取得所有權的人所有權在第三人善意取得時歸于該第三人而消滅,取得質權的人該所有權負有負擔,該第三人行使質權變賣該動產時,所有人不得提出異議。
在占有改定的情況下,轉讓行為發生后,轉讓人繼續占有該動產,而受讓人只是取得對動產的間接占有。因此受讓人只是一種觀念交付的占有,而不是現實的占有,這就使這種占有欠缺一種外部表象,人們很難從占有這一表象確認誰是真正的物權人,即這種占有不具有公示性。換言之,當事人達成的占有改定的約定,僅在當事人彼此之間產生效力,動產物權的變動也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生效,不能對抗第三人。
(三)出賣人
出賣人以占有改定為二重買賣對第一買受人的效力出賣人對第一買受人以占有改定轉移所有權后,也對善意的第二買受人以占有改定方式出讓所有權。
金錢也是適用于占有改定的,但金錢畢竟和不動產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對于金錢的占有改定有著非常嚴格的條件限制。我國的法律制度對占有改定方面的規定還不是特別的成熟,基于占有改定和善于取得之間引發的糾紛非常的多,對占有改定是亟待完善相關的法律條例的。
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占有改定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占有改定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客體如何分類
2021-02-01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以往的贍養費能要嗎
2020-12-06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對方虛假數據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