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義務與附隨義務有什么區別?
合同義務與附隨義務的區別:目的或作用的不同、不確定性的程度不同、法定或約定的可能性不同、、可訴性不同、違反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義務是產生在締約過程中,到合同成立為止。而付隨義務則是伴隨著合同的產生、履行、消滅的全過程。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歸責原則與責任構成要件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生之后,據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我國合同法總論采用了無過錯原則,而在合同法分論中卻規定了不少的過錯責任。合同法中規定了附隨義務,卻沒有規定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因此依類推,有學者認為應當采用合同法總論中的無過錯歸責原則。而合同分論中的諸多過錯責任,又讓人對此項推定產生懷疑。
2、責任構成要件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要件是指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三、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主要有兩種,賠償損失與解除合同。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范圍包括對方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救濟而產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林誠二先生認為臺灣地區民法第254條及256條規定,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解除合同關系。
合同的附隨義務與主義務存在的區別是十分的明顯的,通常情況下,主義務在合同不在具有司法效力時就不需要再履行,但是對于那些蘇附隨義務,在合同終止之后,也依舊需要繼續的履行相應的義務。若是違反此項規定,違反的主體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在租賃合同中雙方都有哪些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連臣律師,1990年獲取律師資格,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注冊招標師、國家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山東省首批行政處罰聽證主持人、高級經濟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人民大學MBA,直接從事企業高管5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長期從事房地產法、建筑工程法律法規理論研究教學和實務操作,專業底蘊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是資深的復合型專業律師,曾擔任多家房地產企業、建筑類企業高級顧問和法律顧問,成功的辦理了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房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質量糾紛、建筑工程結算糾紛、企業股份糾紛、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挽回大量經濟損失,較好的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贏得了社會好評。本人秉承的理念是做律師要有:愛心、誠心、公心、忠心。對當事人以誠相待,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忠實的維護法律為己任。 業務范圍:1、建設工程合同管理,2、第三方催收工程款,3、投標咨詢指導,4、代理投標質疑、投訴和訴訟,5、招標文件負面清單分析,6、各類房產糾紛(1、各類房屋產權糾紛,2、房屋質量糾紛,3、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4、小區共有部分使用糾紛,5、物業管理糾紛 6、小區規劃糾紛 7、車
質押物和質押物存放倉庫如何認定
2020-12-07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向海里傾倒廢棄物需要向哪些單位提出申請
2021-02-05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家暴離婚精神賠償標準是多少,家庭暴力如何取證
2020-11-17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3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