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義務與附隨義務有什么區別?
合同義務與附隨義務的區別:目的或作用的不同、不確定性的程度不同、法定或約定的可能性不同、、可訴性不同、違反的法律后果不同。合同義務是產生在締約過程中,到合同成立為止。而付隨義務則是伴隨著合同的產生、履行、消滅的全過程。
二、違反附隨義務的歸責原則與責任構成要件
1、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行為人的行為致他人損害發生之后,據以確定損失由何人承擔的原則。單單歸責原則本身并不能決定責任成立有無,它只是為責任的成立尋找根據和理由。歸責原則主要有過錯原則、過錯推定原則和無過錯原則。過錯原則指以當事人主觀存在過錯為根據的原則。過錯推定指在某些行為構成中,法律推定行為人實施該行為是有過錯,當事人可以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來免責。無過錯原則指不管當事人主觀上有無過失,只要當事人實施了某種行為,造成了損害就應當承擔責任。
我國合同法總論采用了無過錯原則,而在合同法分論中卻規定了不少的過錯責任。合同法中規定了附隨義務,卻沒有規定違反附隨義務的法律后果。因此依類推,有學者認為應當采用合同法總論中的無過錯歸責原則。而合同分論中的諸多過錯責任,又讓人對此項推定產生懷疑。
2、責任構成要件
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構成要件是指違反附隨義務所要承擔責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兩種違反附隨義務的情況,一為違反給付義務同時也違反了附隨義務;一為僅違反附隨義務。對于前一種情況,一般要求符合違約的構成要件即可,不再以附隨義務來單獨主張。因此本部分所言構成要件是指單獨違反附隨義務的情形。
三、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
違反附隨義務的救濟方式主要有兩種,賠償損失與解除合同。
1、賠償損失
違反附隨義務最主要的救濟方式是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當事人的利益損失。通常情況下是法律強制當事人給受害人一筆金錢。違反附隨義務侵害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利益,賠償損失當屬最理想的救濟方法。賠償的范圍包括對方當事人的實際損失,救濟而產生的費用。對當事人固有利益侵害者還可能承擔一定的精神損害賠償。
2、解除合同
違反附隨義務第二種救濟方式是解除合同。林誠二先生認為臺灣地區民法第254條及256條規定,債務人有給付延遲或給付不能時,債權人得解除契約,并未區分何種債務不履行得為解除或不解除契約。并認為非為給付不能達到契約之目的時方可解除。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另一方通常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如果該項附隨義務的違反使得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或合同對當事人不再有意義,當事人就可以此為據,解除合同關系。
合同的附隨義務與主義務存在的區別是十分的明顯的,通常情況下,主義務在合同不在具有司法效力時就不需要再履行,但是對于那些蘇附隨義務,在合同終止之后,也依舊需要繼續的履行相應的義務。若是違反此項規定,違反的主體需要承擔民事賠償的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在租賃合同中雙方都有哪些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一般簽多長時間
2020-11-14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交通事故鑒定費是不是保險公司出的
2021-01-23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如何申請傷殘鑒定?
2020-12-13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