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隨義務從義務法律規定具體是什么
《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該條款中所說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就是當事人履行合同時的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是本世紀合同法發展的一項突破。在附隨義務理論產生之前,當事人只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沒約定的就不履行。而附隨義務擴大了合同當事人的義務,即這些義務即使在合同條款中沒有規定,當事人也必須遵守和履行,否則就違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誠實信用原則。
雖然我國《合同法》規定了通知、說明、協助、保密等附隨義務,但附隨義務具有先天的局限性。附隨義務是指在法律無明文規定、當事人之間亦無明確約定的情況下,為了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并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利益,主要是人身和財產利益,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所承擔的作為或不作為的義務。
1、其地位具有“附隨性”
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為依據,不但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權威性較高,是合同關系中的主要義務。然而附隨義務主要存在于判例學說之中。
2、法律效力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
它衍生和附隨于法定義務、約定義務,容易被忽視。
3、其內容具有“不確定性”
與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相比,附隨義務并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的運行,根據合同目的和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具體表現在:不同的合同關系會產生附隨義務是不確定的;合同運行的不同階段會產生附隨義務亦是不確定的;附隨義務的內容不是統一的、共同的、一般性的,而是特殊的。附隨義務內容的不確定性,加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注意程度,也容易導致履行行為的效率低下。
4、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不明確
附隨義務由于其依據缺乏權威性且內容不確定,故違反附隨義務的責任也相當不明確。依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違反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的歸責原則有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并有明確的適用情形。但違反附隨義務適用何種原則是不明確的。上述缺陷說明,附隨義務在調整現代合同關系時,平衡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社會間的利益關系的能力極其有限。
合同的附隨義務是一種隱形的,雖然表面上并沒有明確的提出來,但是也是不可以進行違反了,違反了相當于違反了合同條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過一般情況下附隨義務都是每個合同都必備的,有違反者,可以根據合同條約進行負責任。
附隨義務是合同履行全過程的嗎
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有哪些內容
擔保人的義務是什么,擔保人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夫妻離婚孩子是否應支付贍養費
2021-03-24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