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雙方簽署合同后就應該盡到履行義務,不得隨意解除。但是如果因為特殊原因,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時,雙方應該如何處理?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合同解除?針對這些問題,律霸小編收集了相關知識,并通過下文分享給大家。
一、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應該怎么辦?
第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變更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合同解除?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于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由此可見,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當遇到特殊情況,合同無法繼續履行時,雙方可以協商變更或者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必須具備解除的條件,一般情況下,遇到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情況比較多。針對一方毀約導致的解除合同,要追究毀約方的相關責任,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茂名律師 。
合同履行階段的內容有哪些
確定合同履行地的原則有哪些
合同履行完畢后的效力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能否追索以前未履行的贍養費
2021-03-26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房產抵押注銷后還能調取嗎
2021-01-16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