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合同違約責任 解除勞動合同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詐騙罪 陰陽合同 欠款合同 合同補充協議
在現今社會的商業往來中,購銷合同合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合同。買賣雙方一般為了避免后續的矛盾,都會提前將自己的意思寫進購銷合同中,當然,也包括購銷合同付款方式。那么購銷合同付款方式有哪些呢?針對這個問題,小編做了以下分析。
一、購銷合同的付款形式
(一)一次性付款
此種付款方式簡單、明確,受到的外力影響因素較少,手續相對單一。即預定買受人在約定的時間一次履行付款義務,開發商將住宅交付購房人,合同即履行完畢。此種方式適合有較好經濟能力的購房人,同時也是開發企業希望使用的;
(二)分期付款
此種付款方式約定購房人與房地產開發商協商,將購房款分若干次付清;
(三)其他方式
在實際銷售工作中,主要包括銀行按揭貸款和住房公積金貸款兩種。銀行按揭貸款是指購房人為支付購房款而向銀行申請貸款,并在約定期限內分期、分批向銀行償還貸款本息,開發商提供擔保的付款方式;住房公積金貸款是指購房人為支付購房款而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貸款,并在約定期限內分期、分批償還貸款本息,開發商不提供擔保的付款方式;
(四)特殊的付款方式
主要包括采用其他債務抵消,易貨交易等
二、購銷合同付款方式
常用的有:現金,銀行轉帳,匯款,支票,本票等;
(一) 匯票
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或者在 將來可以確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的票據。匯票的 當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其中,出票人可以同時是收款人。出票 人是簽發匯票并將其交付與他人之人。匯票簽發后,出票人對收款人及正當持 票人承擔當匯票提示時付款人一定承兌或付款的保證責任。在匯票未經承兌之 前,出票人是匯票的主債務人。付款人又稱受票人,是根據出票人的命令支付 票款之人。但在遠期匯票,付款人在作出承兌前只是從債務人,匯票承兌后,
付款人成為主債務人,出票人退居從債務人地位。收款人是有權收取票款之人, 亦即匯票的債權人。收款人如果遭到拒付,有權向出票人追索票款。
(二)本票
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或在指定的日期或在可以 確定的將來日期,無條件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確定金額的票據。本票只有出 票人與收款人兩方當事人。出票人是簽發本票并將其交付他人之人,他完成出 票行為后即成為本票的付款人,承擔見票付款或定期付款的義務。收款人是自 出票人取得本票,有權向出票人提示并要求出票人付款之人。
根據出票人的不同,本票分為一般本票與銀行本票。由企業或個人簽發的 為一般本票,由銀行簽發的為銀行本票。我國《票據法》規定的本票,限于銀 行本票。銀行簽發的見票即付不記名本票,可以代替現金流通,因此,各國對 簽發銀行本票均有一定的限制。我國《票據法》第75條規定:本票出票人的資 格由中國人民銀行審定,具體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
(三)支票
是指由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 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開立支票存款 賬戶和領用支票,必須有可靠的資信,并存入一定的資金。支票可分為現金支 票和轉賬支票。支票一經背書即可流通轉讓,具有通貨作用,成為替代貨幣發 揮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的信用流通工具。運用支票進行貨幣結算,可以減 少現金的流通量,節約貨幣流通費用。
購銷合同付款方式不僅僅局限于小編做的以上幾種方式。但是其中匯票、本票、支票這三種付款方式卻是現在社會大宗型購銷合同常見的付款方式。以這三種方式付款,主要是給合同主體的雙方當事人提供了方便,同時避免了現金支付的麻煩。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鶴壁律師!
購銷合同的作用是什么
購銷合同賠償款如何繳稅,如何繳納
工程發票可否用于購銷合同,具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辭職了老板拖工資怎么辦
2020-12-01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行
2021-01-31給繼子買房后可不可以要回來
2020-12-17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